但最主要的未知因素還是來自於人,雖然這些船員都知道他們目的地,和到達那裡後需要做的事情,但是真正考驗他們的是心理,要克服那種無處不在,離家遠航者才有的畸形心理因素。
他們的任務很難,但是諸葛雲和陽瑞雪的任務更難——他們要劫持這艘船。
劫持的最簡單方式,就是控制開船的人。
但不同於過去時代那種海盜的劫持方法:殺光原來船上的人,把自己人都安排上船就算大功告成。
在這艘船上,要去哪裡或要停留在何處,都是由“亞當”操縱的,沒有一個人能獨自操控整艘船,而控制智腦的指令由最高到低,分為6個級別。
在“太平洋號”上,擁有全部許可權和最高許可權,是兩個概念,或者說兩套系統。
打個比喻:一個動力工程師擁有全部的裝置許可權,但要做出決斷的時候,需要徵得艦長的同意。一個領航員擁有線路預判的全部許可權,也需要徵得艦長的同意。但是艦長不一定有改變動力裝置和路線選擇的全部權利,他要聽動力工程師和領航員的建議,同時,所有人都還要綜合考慮智腦的選擇權。
必要時,全部成員還可以用投票表決。
諸葛雲他們的任務,需要在一開始就拿到智腦的最高許可權,這一點在出發前已經實現了,“至高神”組織不知用什麼手段,讓他擁有了最高選擇權。
但是這權利不是唯一的,還有一個人擁有這個許可權——羅斯福艦長。
是的,最高選擇權還有一半在艦長的手裡。
也就是說,他只要控制了艦長,就等於拿到了完整的最高許可權。但是,艦長可是個活生生的人,他的控制能力是體現在所有船上人員間的東西——威信。
就這一點來說,倒是與過去時代的海船船長差不多。
諸葛雲採取的辦法是隱藏身份,在要實施計劃的時候再見機行事,或者用欺騙、謊言等各種手段“說服”艦長羅斯福,讓他確信這樣做是對的。
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乘坐牛頓號,到即將要登陸的那顆行星上去。
雖然這次登陸的目地只是採集必要的能源,但是也是實施組織下一步計劃的關鍵環節之一。他將利用這次登陸,帶一個東西去,並永久把它留在那裡,作為路標。
從地球到 “南門二”星系,直線距離最短。
“太平洋號”也確實是按照此路線航行的,他們要做的就是在這條直線上留下一個特殊的標記。圍繞這條直線的中心部分,需要有一個面,三個點就可以形成一個面,這是最基本的幾何學常識。
根據諸葛雲領到的任務,三個點要形成一個大致上是等邊三角形的形狀。
所以,“牛頓號”現在即將登陸的地方,就是第一個點。
而標記就是在這顆行星上,留下一部引力波發射器。這一步的計劃是最簡單的,也是他們經過長時間策劃、精心計算所安排好的。
在這一步驟實施前或實施後,諸葛雲都無需暴露自己。
但是,為什麼要留下這三個路標,卻是他所不知道的了。
只知道,這是個任務,僅此而已。
陽瑞雪的任務聽起來很簡單,那就是要確保在諸葛雲遭遇不測,或者說,失去生命跡象後,計劃任務能夠保證繼續實施。
當然,諸葛雲除了知道她是來協助自己的,並不知道其具體的職責,而她也不會對他明說。
所以,諸葛雲在此時此刻,適時地喚醒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