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李老師。剛才聽小李老師介紹了房子。這座古色古香的房子,應該儲存下來,不應該拆遷。”
“謝謝你,終於找到跟我們性情一樣的人了。”李山敏聽到皮影戲幾個字,目光立即熱烈起來。
雙方交談甚歡。
“郭記者你慢慢吃。我跟媽媽再弄幾個菜去。”
“不用了,不用。這就行。”
桌子上其實只有四個菜,李江明覺得有點尷尬。
二人起身去廚房。
不一會兒便又炒了一個青椒肉絲,和一盤西紅柿炒蛋。
媽媽最後還做了一個紫菜蛋湯。
“好久沒有吃到這麼香甜的飯菜了。這是家的味道啊。”
郭記者也只有30多歲,平時一日三餐都在外面,天天在外面採訪。
很少回家吃飯。
吃得這麼香甜的飯菜,讓記者十分感動,李江明向他訴說了最近遇到的困境和父親對皮影戲的堅守。
並告訴他,這座房子是父親最後的心靈寄託,因為歷史悠久,只能維修不能拆遷。
郭記者沉思良久最後出了一個點子。
要想保住這座房子,先讓皮影戲出名。
只有皮影戲出名了,才會引起各級領導的重視。
“怎麼才能出名呢?”
“你們這段時間要堅持表演。即使沒有人請,在家裡也要堅持訓練。先把聲勢造出來。”
“這個恐怕不行。我父親每天都會拿著皮影唱,擎著鑼鼓敲。”
這是他排遣煩惱的一種方式,他這一生太熱愛皮影戲了。幾乎把它融進了生命裡。
“比你這個兒子還重要嗎?”
“可不是嘛。”
大家一起笑了。
“這樣吧。我回去就寫一篇報道,關於皮影戲的。至於猜拳嘛,暫時不提。”
“為什麼呢?”李江明捋了一下頭髮問。
“現在拆遷太敏感了。有人會認為我炒作。我就把皮影戲的價值給他分析出來。”
……………
吃過飯以後,郭記者來到演出廳給父子兩人拍了好多張照片。
臨走時還悄悄放了200塊錢壓在一個皮影道具下邊。
郭記者真是好人,還特意交代他們一家人不要著急,事情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李山敏拿出一個筆記本,讓他在上面留了言和電話。
這才握手告別。
送走郭記者,李江明心裡從來沒有過的敞亮,他一邊心疼父親一輩子的堅守太沉重。
一邊又操心這座房子會不會被拆遷的事?
於是雙眉緊鎖,坐在演播廳看著父親擺弄他的皮影。
“臭小子,怎麼了?現在還敢不敢跟我比?”
“我操心房子的事。還有姨奶奶也快來了。家裡還有生活的開支,全靠媽媽賣菜肯定不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