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老成謀國之言!”
公孫敖發言簡單直接,
海貿能搞!一切都在向好!
我們都不需再做得多好,只要能維持現狀,早晚有光明的一天!
一眾官員紛紛點頭,
此為將所有人都囊括在內的大專案,劉據做大了蛋糕,所有人都在收益,同樣,所有人也在擔著風險,
不光是朝廷投入巨大,在座官員背後的豪族勳貴,誰沒投入嗎?
眼看著就要見到曙光,這時候再縮手退回,請問誰能甘心呢?
坐在最高處的劉據,與眾人目標一致,但想得卻不一樣,群臣是為了富裕,大漢富了自然是好事,群臣也只能看到幾十年後,劉據卻看到了百年後、千年後,這都是領土所屬權啊!
劉據不在意掙多少錢,可他必須要讓海貿掙到錢,讓參與進來的人都看到希望,不然的話,誰跟著你幹啊,
這可不是喊喊口號,大夥都是真金白銀的支出去,賭上身家的做,這與亂世中賠上身家性命的人,有何區別?
身為大領導,就必須要有這個氣勢,不行也得行!
看那些雄主,誰沒有這種氣勢,遠得不說,就說高皇帝劉邦,就算被項羽打的滿地亂跑,還是能自信滿滿的來一句,
項羽贏我,是我狀態不好,他走了狗運,你看下次我抽不抽他!項羽?路邊一條!
就是要捨我其誰,我就是天下共主,別人贏我不算贏,
若連自己都忽悠不住,那怎麼忽悠一眾為你拼命的屬下?
曹操官渡之戰打贏就上嘴臉,赤壁之戰打輸也不服氣,
他沒辦法服氣啊,
戰敗還能接受,若是主公親自承認自己不如別人,那士氣可就是一落千丈了!
劉據淡淡道,
“這倒是不錯,以朕來看,若在一月內復通商貿,在入冬前,就可轉盈為虧了。”
此言一出,群臣更是提氣振奮!
這都有資料支援的,可不是瞎話!
況且還是陛下親口說的!
陛下自太子時做出的判斷,一直到今日就從沒出過錯,誰敢質疑陛下,最後也只是打臉的份,
審卿早就迫不及待了,他一直是最能折騰的,在雁門關待著不得勁,就要來京中,蒲桃錦生意也沒少摻和,現在一看,這些都是小打小鬧啊!
他看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何以衛將軍和侯爺都在?
若是推行此事,換誰說都不一樣,為何非得找來這倆人呢!
海外認資駐軍,數十、乃至數百股軍隊同時存在,定然不會一直如此,早晚要攏在一起,
不會是別人,
只能是衛青和霍去病!
那麼,他們以什麼名頭,能做此事呢?
審卿呼吸急促,
封侯可不夠!
要封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