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表哥不是把河套搶回來了嗎?”
“搶回來也沒用啊,”劉徹苦笑道,“根本沒人去實邊,沒有人,光是幾處空城有什麼用?”
派人實邊,可謂是古代最難的政事之一!
華夏民族,應該是全世界所有民族中,鄉土情結最重的一個!
再加上中原廣闊農耕地區的條件,讓百姓背井離鄉,去別的地方種地,跟要他們的命沒什麼區別。
哪怕是政哥兒,發出實邊的,都多是六國罪奴,你要讓他把大秦子民拿去實邊,始皇帝都做不到,
難度實在太高了!
劉徹第一次充邊朔方、五原,鬧出來了一大堆麻煩事,
這回,是真的沒辦法再來一次了。
並不是說,劉徹態度強硬,命令各地諸侯國、郡縣出多少人,一起去充邊,這事就算完了,充邊的百姓要去種地、建設、生活,是需要他們有主觀能動性的,他們得發自肺腑的想去。
要光是把人扔到邊境,有什麼用?
讓鄉土情結最重的漢人,真心誠意的去邊境實邊...
對不起,太難了,朕真的做不到。
劉徹甚至已經做好了廢棄朔方、五原二郡的想法,都沒再生出充邊的念頭,
“怎麼,你有什麼想法?”
劉徹揉了揉劉據的小腦袋笑問道,不過也就是話趕話,劉徹並沒有寄希望於劉據能解決這個難題
如果小小年紀的劉據有這能耐,還要百官做什麼?
“爹,孩兒想著,能不能把西南夷的百姓,調去充邊?”
西南的情況很特殊,百姓並不歸屬於大漢郡縣官員體系治理,而是由其土族君長來管理,也就是說,他們有獨立的官僚體制。
夜郎,靡莫、滇、邛都等部族雜處,而且是農、牧結合。
聞言,劉徹摟著兒子的大手,不由一僵。
問道,
“西南沒完全通開,又不完全歸大漢管,要怎麼調其百姓去充邊?”
還沒等劉據開口,劉徹用以前,從未用在兒子身上過的嚴肅口氣,
微微不滿道,
“熊兒,你以後是要接我的班,
身為皇帝,每一個決策都要慎之又慎,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壞了大局,
充邊之事,豈能像你說的如此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