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
比起遊人雖多,但終究難以抵住一股清冷之意的山上。
山腳下熙熙攘攘的小吃攤,卻是讓人瞬間置入了人間煙火的籠罩之中。
若是古時,或是更為偏僻些的鄉鎮,或能聽聞商販各具特色的叫賣聲。
但時代畢竟不同了,泛著油光的、寫著諸如“x郎燒餅、xx鍋盔”之類的厚實紙張便能作為一間小小吃攤的招牌了。
易春變化成某位真君的模樣,悠然地在底下逛著。
他曾以為,修行便是埋頭於深山之中、靜謐之處,苦心鑽研或者吞吐靈氣。
但現在,隨著他視野的不斷開闊和境界的不斷提升。
易春發現,以這個世界為核心的相關力量體系。
在看似偏離了世俗的冰冷、超然的模式之下,實卻遊離著一種難以描述的人性溫暖。
它並非常人所認為的,是將人性徹底剝離。
從而達到,某種常人所難以達到境界的模式。
而是一種以人性的自然發展到極致的某種狀態,從而引申出的哲學思維。
在超凡的世界,尤其是以心靈為相關導向的超凡力量中。
所思之物,即為所承之力。
易春雖然歷經了不少的時光。
但對於人性,對於人心,仍然並沒有太多高明的見解。
他只是有一些冗長的經驗,目睹了一些荒誕而迷離的史事。
若是靈能向的心靈學者,或許在這方面會更為契合。
只是見識了過多人性的黑暗,再去逐漸撥開自我的外殼時,也難免受到某些影響。
易春覺得作為人類,他應是有著“這題我做過”的覺悟。
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題的翻頁還有更為寬闊的空間……
頭疼……
易春搖了搖頭。
他覺得自己若是轉修哲學,或許能夠成為一個蹩腳的哲學學徒。
但以此參悟出改天換地的本事,怕是幾輩子也難以完成的史詩任務。
若是往常,易春向來是不怎喜到這種地方來的。
愈是濃郁的煙火味,愈是讓他有些懷念。
一如傍晚各家門戶橘色的燈火,總是對於遊子有著某種突如其來的、直指內心的致命殺傷力。
而此刻,相比於曾經那隻稚嫩的小貓。
現在的易春,已然成了某個懶撒的大橘模樣……
“呼……”
易春暢快地啃著一隻燒的焦脆、且均勻撒上些許燙的剛好的洋蔥的鐵板鴨。
人間樂事,或許無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