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春看著眼前的書籍陷入了沉思。
事實上,這種微型傳送法陣所針對的,更多是法師學院的專業知識。
而這本書之所以出現在自然圖書館,並且被歸納到第二區的原因。
則是因為其中的一種設計思路,採取了傳送植物的原因。
自然學院考慮到,部分德魯伊學員對於重修姿態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便將這本書放置到了自然圖書館的第二區域。
沒有相應資質的學員,需要向學院申請後才能進行閱讀。
而這部分對於易春的意義就是:
他的構思並不需要太過高階的鍊金和法陣知識作為前置。
以傳送植物作為框架的微型傳送法陣,在技術方面並沒有非常艱澀的知識壁壘。
只是,就目前來說,易春對於傳送植物的研究還處於頗為表面的階段。
涉及到空間轉化的植物,不是那麼容易被剖析的。
不過,易春已經從圖書管裡面弄到了這玩意兒的培育指南。
自然學院對於學員試圖培育這種植物,是抱著鼓勵的態度。
主要是因為,它所針對的培育路線和知識區域是具備極強針對性的。
而且頗為繁瑣的、具備相關特質的前置知識,也會導致德魯伊的研究方向受限。
簡單來說,一個天資不錯的人類德魯伊如果投身於這種研究的話。
如果不出什麼狀況,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大概也只能與這種植物為伍了。
就像凡物中以某種生僻的系統進行了數十年研究開發的程式設計師。
他固然能夠重新學習在其他系統框架下的開發。
而且之前所形成的邏輯思維或許對其有所幫助。
但對於已經遠離了職業高峰時期的程式設計師而言,他很難在其他的系統框架下有所進步。
因此,在自然學院中選擇進行這方面研究的學員,以精靈等長生種居多。
他們漫長的生命,允許他們有試錯的成本。
而人類——區區百年的壽命限制了他們的選擇。
不過,對於易春而言,他熟悉如何將這些艱澀的知識轉化為自己所擅長的領域。
他並不需要獲取研究這種植物的思路,亦或是經驗。
他需要的,只是植物本身。
相對於那繁瑣的、但很有存在價值的冗雜前置,這就顯得頗為清晰了。
易春點開綜網面板,在他的德魯伊知識庫中多了一個新的培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