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玉爪白鶻也隨李藥師來到前線,這日李藥師放它直上霄漢。
鶻鷹是塞外民族特為鍾愛的狩獵臂助,對之極其熟稔。
頡利早已得知李藥師擁有一尾翹楚白鶻,敏銳非凡。
當時大汗牙帳從上到下,原已軍心潰散。
倉皇準備遁逃之際,卻不停接獲唐軍重兵壓境的訊息,又見白鶻凌空呼嘯巡弋,不免一日數驚。
待得天色漸暗,李藥師方才開始整隊。
他在發兵之前激勵士氣:
“過去多少時日逞弓磨刀,枕戈待旦,為的就是眼下這一刻!”
“諾!”
“前方的平川,烙著衛將軍、霍驃姚的馬蹄!”
“諾!”
“大漢的青史,刻著他們的功勳!”
“諾!”
此時李藥師語調益發昂揚:“大唐的榮耀,則等著我們!我們!我們!去!開!創!”
三千驍騎群情亢奮,齊聲高呼:“諾!”
“諾!”
“諾!”
李藥師一聲令下,人人揮鞭呼喝,排列齊整的方陣,一陣接著一陣,依序朝向頡利的牙帳賓士而去。
然則此時,頡利已率本部人馬一路北撤,竄入陰山山脈,準備將牙帳暫設於鐵山。
中唐詩人盧綸工於寫景,他的邊塞詩氣勢非凡,綽具盛唐意象。
他有〈塞下曲〉六首傳世,其中第三首,寫的就是此時的李藥師: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李藥師何嘗不曾“欲將輕騎逐”?然則此刻,他必須先行穩住定襄。
他率軍入城,頡利雖已遁逃,康蘇密卻仍在城中。
十年之前,處羅可汗將隋煬帝蕭皇后及其幼孫楊政道迎至突厥,建立傀儡政權,其行政中樞“大利城”即在定襄之北。
流亡突厥的大隋百姓均奉楊政道為主,與中原相抗衡。
此時康蘇密便執蕭皇后、楊政道來向李藥師請降。
時序進入貞觀四年。
這年大唐中樞的新春,與過去頗為不同。
往年皇帝又是祭祀太廟,躬耕藉於東郊;又是大宴群臣,奏《秦王破陣樂》。
這年則因出動六道大軍擊討突厥,儀式一概從簡。
然而開年之後,李世民接獲的第一道表奏,竟是李藥師的捷報,何其振奮人心!
此時在定襄前線,張公謹、蘇定方已率大隊人馬抵達。
然而緊隨其後,出乎李藥師意料之外,竟見到出塵率李德謇、李德獎,隨同欽使一道前來。
欽使宣讀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