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弛內張3 (第2/2頁)

一張良弓的製造,動輒費時經年。

造弓須要“六材”,是為幹、角、筋、膠、絲、漆。

弓的構造,則包括弓背、弓面、弓弦。

弓背指射時面向目標的一面,又有三部分,兩側一對弓臂,中間一段弓弝,均為木製,即六材中的“幹”,好的乾材能讓箭射得遠。

弓面指射時面向射者的一面,以獸角製成,即六材中的“角”,好的角材能讓箭飛得快。

弓背貼上獸的腱筋,即六材中的“筋”,好的筋材能使弓有彈性,讓箭射得深。

弓背、弓面以獸膠黏合,即六材中的“膠”,好的膠材能使兩者和合,讓射者容易控弦。

“絲”用於製造弓弦,“漆”則修飾並保護弓的表面。

六材悉備之後,才有條件開始製造良弓。

冬季斫幹、春季煮角、夏季治筋,至秋季,再以膠將前三者結合成弓,隨後上漆。

待得隆冬冰凍之時,檢視弓體是否變形、髹漆是否剝裂。

如果一切符合要求,來年春季便可安弦。

弓臂末端安弦之處裝有弓弰,可以增強弓弦的蓄勢,並減低拉弦所須的力道。

這次新造之弓,弓弰之側又加弦墊。

這樣的製程,前後須時超過一年。

而步兵與騎兵,所用的弓又不相同。

步兵使用長弓,以射程為優先考慮。

騎兵則用角弓,因其較短,便於騎馬攜帶。

為方便騎射,角弓的上弓臂長於下弓臂。

凡此種種,李藥師只與薛孤吳討論,將需求繪成圖樣,交予庫部造弓。

除非李世民動問,對外並不多做解說。

冷兵器時代的戰陣之間,遠端兵器首重弓弩,近戰則須長兵器。

長兵器中以“矛”最早出現,商代已有,最初只是將兩頭削成銳利的長木杆,其後才在木杆一頭綁上鋒利的金屬。

漢代中期出現“槍”與“槊”,後者因為適合騎兵使用,亦稱“馬槊”。

南北朝至隋、唐之間,“矛”與“槍”的名稱已逐漸混用,不做區隔。

此時李藥師讓蘇定方協調鍛造的,則是一種全新的特殊長兵器,稱為“陌刀”。

此前的長兵器,包括矛、槍、槊、戈、戟、鈹等,金屬部分大抵形如短劍,既不長也不寬,使用時著重擊、刺,而非劈、砍。

這次新造的陌刀,則同時適合擊、刺、劈、砍。

四年之前,在剿滅輔公祏的戰事中,李藥師曾經見到闞稜使用一柄長約一丈的兩刃刀,這種長兵器殺傷力極強。

闞稜來自齊州,當地後來曾為竇建德、劉黑闥所據,於是李藥師詢問蘇定方,是否知道這種武器?果然,蘇定方對此並不陌生,他曾在軍中遇到幾位來自高句麗的同僚,也使用類似的長兵器。

這種剽悍利器與矛、槍之類長兵器的差別在於,其金屬刀頭特別長,足佔全長之半,一丈長的陌刀,刀長五尺、杆長五尺。

兩側開刃如劍,而其寬度若刀,故稱“陌刀”。

陌刀雖然殺傷力極強,但也有不少缺點。

最新小說: 追蹤師 前男友他帶球跑了?! 原來我的師門都不正常 如何逼瘋高嶺之花(重生) 妖精的尾巴之大神帶帶我 快穿:炮灰女配拯救計劃 我不修仙反來賣命 我在古代流放地開鹵味店 我在廢土世界直播種田日常 甜文造飯計劃[快穿] 穿書之她好甜 路邊的美男不能撩 除了我全員手握劇本 本店招牌菜 [蝙蝠俠]老爺到我碗裡來 漫威BOSS 未來科技代理人 重生之小龍女,遊走諸天 丞相微時妻(雙重生) 假千金拒絕做妾,囤糧滿倉度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