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座之後,即命隨行太常演奏新編的雅樂。
李藥師呈上酒餚,他特意仿效當年之會,玉壺斟酒、金盤獻膾。
酒,仍是劍南春;膾,則不用鯉魚,而改用鱖魚。
只因“鯉”、“李”諧音,天家雖未禁食鯉魚,然而臣下以之獻上,畢竟有失恭謹。
酒餚之後移步高軒,再進茶食。
薛孤吳率領馬隊,在軍樂伴奏之下,舞步向皇帝致敬。
其後又進果點,一班勳貴子弟蹴鞠為戲,李世民親擊羯鼓助興。
終席之後,皇帝頒行賞賜,隨即離席起駕。
然李世民並沒有直接回宮,而是前往李藥師宅西的菩提寺捻香。
菩提寺是隋文帝開皇二年,大興城建成之後,首先修築的廟宇之一。
如同其他佛寺,前庭也是東有鐘樓、西有鼓樓。
李世民見此鐘樓、鼓樓並不高大,不致窺伺李藥師宅院,於是厚加賞賜,方才回宮。
皇帝離開之後,勳貴宰輔相繼告辭。
或由李藥師親送,或由李客師代行。
惟有袁天綱,直至傍晚,仍毫無請退之意。
李客師知他有事要與李藥師聊談,便自先行回府。
李藥師領袁天綱進入書齋,崑崙奴奉上茗飲。
當時和璧雖然仍在府中,但他已有正式官職,不合繼續執役。
他已訓練出一批崑崙奴,服侍李藥師左右。
崑崙奴只粗通言語,於中土文化浸淫甚淺,對外往來又頗單純。
由他們日常隨侍,倒能省卻暗通訊息的顧慮。
袁天綱率先開口:“令君哪……”
邊說邊緩緩搖頭。
李藥師微笑道:“道兄可是對於今日結親之議,不盡認可??”
袁天綱仍然搖頭:“令君既知,卻又何必??”
李藥師收起笑顏,輕嘆一聲:“兒孫自有天命。這段姻緣並非我定,既是天命,何由我為?”
袁天綱也輕嘆一聲:“日前泓師雲遊至京,盛讚尊府門樓,曰居於此者,必能旺壯五世。貧道今日來此,原欲為令君賀。”
李藥師拱手謝道:“多承金口!!!”
“不敢!”袁天綱說道:“誠如陛下所言,尊府門樓若盡體制所限而建,則將高於國子監門樓。
而房相、杜相二府的門樓皆盡體制所限而建,實測或並未高於國子監,然因宅邸地勢略高,已與國子監形成競逐之氣。房、杜俱是文相,宅邸卻與國子監相扞格而不相倚持,只恐未能旺壯子嗣哪。”
李藥師只是緩緩點頭。
袁天綱輕嘆一聲,繼續說道:“杜相宅邸的地勢又略高於房相,競逐之氣,應驗之期,只怕更為緊迫啊。”
袁天綱之言,日後果真逐一應驗。
杜如晦次子杜荷、房玄齡次子房遺愛皆尚公主,先後捲入謀反事件,遭到處決,且都牽累二人之兄杜構、房遺直。
李藥師的爵位則依律傳承五世,其後這座府邸為李林甫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