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張與材伸手過來。道一臉上猶豫,拿佛像可是小天師的囑託。
“這也是為家兄好。”張與材直盯道一的雙眼,“......還有這千年嗣漢天師府。”
道一的手在發抖。他不知道究竟是該把佛像帶去給小天師,還是像張與材說的,就地毀掉。
正在這時,又一個聲音從張與材的身後響起。
“且慢。”
張與材嚇了一跳,急忙回身。道一也定睛看去,來的竟是鄭先生!
“天師如此心繫我宋,實在令老朽感動。”鄭先生慢慢走到張與材近前。
“老朽以為,無論何種道法,但凡有一絲希望,便不能放棄。正如修習丹陽秘法,要訣在於堅持,堅持,再堅持。”
“可是......”張與材臉上猶豫,“家兄的安危也不能不考慮。”
鄭先生道:“天師離開龍虎山已久,他急著要少俠帶去此像,必有用途。以天師之才,無論有何難處,必可化險為夷。”
張與材沉思片刻,終於點了點頭。
“有先生一言,我就放心了。”
隨後,張與材讓道一帶走佛像,並叮囑他要安全送到小天師手中。道一謝過後,將佛像放進布袋。張與材隨後請鄭先生繼續和他去隔壁論道。道一這才明白自己的行動是怎麼暴露的。
道一一個人回到客房,心中還有有點納悶。張與材似乎很聽鄭先生的話,那是為何?
道一實在好奇,又不想去偷窺,便在客房裡等著。直到後半夜,外面終於有了動靜,是鄭先生回來了。道一急忙開門。
鄭先生臉上一驚。“少俠還沒睡啊。”
道一請他進房間說話。鄭先生也沒推辭。兩人隨意坐下,道一先感謝鄭先生剛才的幫助。
“天師之弟似乎對先生敬重有加?”
鄭先生臉上微笑。“他父親在世時,他便偷偷與我聯絡,要我傳他丹陽秘法,還將上冊偷偷分段抄送給我,呵呵,並非老朽早已記下。”
道一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接著鄭先生又對小天師的作為大加感慨,說憑這點,他也應該傳授丹陽秘法給天師後人。
......
第二天一早,道一便向張與才告辭,一個人提著裝有佛像的包裹,離開了天師府。現在他的目的是福建。張子銓陪奉雲送地母元精去關中的東南方,盡頭處正是福建,而且那裡還是兩人的老家。
從龍虎山所在的信州到福建不過相隔一座武夷山。道一想早些探知張大哥的下落,因此運足功力,一路急行,沒兩天便進入福建境內。
他上回來還是他為尋找馬兮彤一路到了泉州,不,後來他們從藏地回來後也短暫踏足泉州,並拜訪了老君觀。那裡的林道長是張子銓的聯絡人,現在草窗先生有什麼訊息都會送到林道長那裡。
因此道一早打定主意,直接去向林道長打聽張大哥的行蹤。他加快腳步,直奔泉州而去。一路上,他注意到周圍一片太平景象。他記得上回黃福想再次造反時,這裡還動盪不已。
終於,他來到泉州,在老君觀裡如願見到了林道長。可是讓他失望的是,林道長說張子銓確實帶著一位尼姑來過,也說是來送地母元精。可是兩人離開後便再也沒有回來,也沒有任何訊息。
道一十分無奈,只好辭別林道長,繼續尋找。他先去了漳州的木棉庵,因為奉雲出身這裡。可等他趕到木棉庵,那裡只有兩個陌生尼姑,連奉雲的名字也沒聽說過。道一隻好離開。
這回他沒了方向,只得隨意走,隨意打聽,有時似乎能得到一絲線索,可順著找下去卻斷了。日子很快一天天過去,此時早已春暖花開,他卻一無所獲,實在有些不甘心。
他到處遊蕩,睜大眼睛盯著周圍的一切。他注意到鄉間有些之前沒見過的東西。那是偶爾會出現在村口或者水頭的一座座碎石壘成的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