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姨口中的朋友,是一位即將退休的語文老師,平日裡少言寡語。喜好書法和國畫,家中的裝修也是那種老舊的中式風格。雖然秦姨說二人只是普通朋友,可馮春喜也不是傻子,一眼便看出她眼中的仰慕和愛憐。
稍加思索,馮春喜已有了選擇:“杜老師如此高潔之士,送花當然首選‘四君子’了!”
秦姨文化水平不高,顯然沒聽過花中四君子,聽了馮春喜的賣弄之詞感覺一臉茫然。
“梅、蘭、竹、菊, 自古就被文人墨客稱為‘花中四君子’。分別代表了傲、幽、堅、淡四種品質。所謂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蘭花的幽最符合杜老師這種知識份子的氣質。”馮春喜學著古裝劇裡教書先生的模樣,故意搖頭晃腦著說道。
“臭小子,裝什麼裝?你肚子裡有幾兩墨水問我還不知道,你有能耐你咋沒上大學呢?”話一出口,秦姨才發現這話觸到馮春喜的傷疤,表情一時尷尬起來。
秦姨不知道的是,馮春喜是上了大學的。當年如果不是出了事,他本可以讀一個很好的大學。後來雖然在監獄裡面,馮春喜還是自修了函授課程,拿下一個園藝學的本科證。
“你說的這蘭花,我到覺得杜老師真能喜歡,你給姨拿一盆,姨給你現錢!” 秦姨往回圓了圓,重新說到蘭花上。
市面上銷售的蘭花有很多種,早些年最流行君子蘭,春喜爸當時還因此小賺了一筆。當下蘭花裡最暢銷的是蝴蝶蘭,馮春喜店裡也進了幾盆,品相都不錯。不過,要送給那些喜歡傳統文化的人,蝴蝶蘭就顯得有些俗氣。馮春喜望了望放在花架下層的一盆春蘭,此時已有兩個微微開放的淡綠色花苞,靠近些還能聞到淡淡的幽香。
馮春喜是用心推薦的春蘭給秦姨,可她看到一大盆草一樣的植株栽在不值錢的大紅瓦盆裡,覺得馮春喜是故意拿次品哄騙她:“這啥呀?這東西不要錢拿回家養著玩還行,這拿去送人還是去丟人啊?”
“這是我去年進的母株,你看著當然不好看,待本園藝師過過手,身價立馬上萬。”馮春喜說的價格有些誇張,道理確實是這樣,現在人養花,已不再是簡單的追求開花好看,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的是藝術效果,並且願意為之付出較高的費用。少則為寶,多則為草,一盆珍品蘭花,賣上幾萬幾十萬也是有的。馮春喜這小店賣不了珍品,算秦姨兩千可以了。
“那你趕緊給姨設計,完事我好拿走。”秦姨有些不耐煩。
“這您可不能心急,蘭花造景歷史悠久,講究也頗多。要想種出一盆符合杜老師心意的蘭花,我得去山上走一趟,尋找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出的奇石,吸取日月精華和無根之水長成的青苔……”
秦姨打斷了馮春喜的賣弄,約定十天之後她來取貨,臨走時還不忘威脅馮春喜,要是造不出她滿意的蘭花盆栽,就要關了馮春喜的店把鋪子租給賣肉的。
馮春喜讓秦姨十天來取貨,倒不是因為春蘭造景真的有多複雜,而是移栽後需要放在陰涼處緩苗多日,沒經驗的人會耐不住性子反覆檢視,這樣很容易養死。
報春花的混栽花槽掛出去以後,果然吸引了幾個客戶上門,大多隻是看看,真正打算買綠植的並不算多,一下午的時間只賣出一盆月季和一盆蝴蝶蘭,還賣出去一盆熊童子,是孩子硬吵著要他媽媽買的。
招呼客人的間隙,馮春喜去工具間翻找栽植春蘭盆景所需的材料。移栽春蘭最好的時節是九月,其次就是眼下的三月。瓦盆透氣性好,最適合春蘭生長,可要造景送人,還是紫砂盆更上檔次。馮春喜找出一個深灰色的橢圓形紫砂盆備用,然後將春蘭植株從盆中倒出,將根用水沖洗乾淨、晾乾,等待栽植。
晚上,去對門的老馬手拉麵吃了一碗燴麵片,馮春喜就要去尋找變廢為寶的材料了。墊盆底排水孔用的瓦片和碎石子,去附近的衚衕裡就可以撿到,粗沙和造景石則只能去公園的小河裡撿。晚飯後到小公園遛彎的人不少,可大晚上往河邊溜達的就馮春喜一個,要不是這小河實在太淺,馮春喜都擔心會被當成想不開要跳河的。藉助手電的微光,馮春喜在河邊找了大約半個小時,尋到一塊黃褐色的小石塊,石塊一面較平,方便後期固定在花盆裡,其他部位有河流沖刷形成的斑駁感,最適合做假山的效果。至於沙子,簡單撈一點就好,主要是用來提高盆底的排水性和透氣性。
一切準備妥當以後,馮春喜清理掉工作臺上的雜物,開始他的園藝創作。先在紫砂盆底排水孔上墊好瓦片和碎石子,再鋪一層粗沙。接下來是最重要的步驟,將蘭苗放入盆中後,將根理直,讓其自然舒展,填土至一半時,輕提蘭苗,同時搖動花盆,使蘭根與盆土緊密結合,繼續填土至盆沿,壓緊。花土的高度與盆沿留約3厘米為宜,以便後期施肥與澆水。蘭苗栽好以後,直接將清洗趕緊的石塊放在中間偏右的位置,一盆春蘭造景就初步完成。澆透水後,馮春喜將花盆放到陰涼背光處養護,等過兩天再栽上矮苔蘚,這個作品就算徹底完成了。
接下來的幾天,店裡的生意有了一些小起色,春意漸濃,人們不僅願意到戶外活動了,對生活的熱愛也同樣加強。一個人既要當花匠又要當營業員,還要騎著電三輪去補貨。老實說,這樣的勞動強度比馮春喜在裡面的時候還大,唯一不同的,就是自由吧。
最近,馮春喜還交了一個新朋友——一隻橘貓。馮春喜不確定它是不是流浪貓,因為它看起來挺乾淨,而且長的挺胖。馮春喜也不確定它是公是母,因為馮春喜沒看見它的蛋蛋,也沒有去看它那裡是不是被閹割過,它是馮春喜的朋友,馮春喜得尊重它的隱私。因為不知道它本來的名字,馮春喜就一直喊它大橘。大橘經常中午的時候光顧馮春喜的店,第一次就很自來熟,它相中了馮春喜平時休息的藤椅,直接跳到上面去睡午覺。如果馮春喜當時正在上面,大橘會喵喵兩聲示意馮春喜起開,那架勢,很明顯不讓開它就會直接跳到馮春喜身上。馮春喜這裡沒有貓糧,只能用自來水和剩飯來招待它,這傢伙倒也不挑食,每次都吃的很香。馮春喜已經決定,如果一直沒有發現大橘的主人出現,就視它為無主貓,正式收養它,並且聘請為本店的貓店長。
馮春喜小時候,還沒有寵物貓,誰家裡有一隻田園貓已經很讓人羨慕了。馮春喜纏著春喜爸給自己買一隻小貓,他沒答應,不是捨不得花錢,而是擔心貓會破壞他的花。那時春喜爸為了節約成本,把家裡住的房子當成他的苗圃,到處都是扦插的盆栽。
馮春喜小時候覺得扦插很有趣,就跟著幫忙,也因此從小就學會了養花的一些技術。春喜爸說馮春喜和他一樣,都是大林木命,種什麼都愛活,是天生的好花匠。馮春喜整個童年都對春喜爸的話深信不以,以為自己是天賦異稟的種花奇才。他也不知道是幻覺,還是自己真的有這樣的本事,總覺得自己能感受到花卉的情緒。如果他覺得花草們不開心了,就要想辦法解決,直到他感受到花草們的情緒變好。有時候學校讓填寫特長,包括後來到了裡面,馮春喜都填的“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