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場,第四鏡,第一次,A!”
第四鏡主要講述的是青城派二人與婉兒,也就是何語珊扮演的嶽靈珊之間的衝突,林平之等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下馬兩人頭上纏了白布,一身青袍,穿著無耳麻鞋。
這兩人正是賈老二和餘滄海的兒子餘人彥。
在金老先生的原著中,對頭上纏著白布有過介紹,但是對穿著無耳麻鞋並沒有介紹。
無耳麻鞋是指草鞋的一種。
金老先生的原著中說,頭上纏著白布是對諸葛亮逝世的紀念。
那麼由此可以推理,腳下穿著無耳麻鞋便是對劉備的紀念。
扮演餘滄海兒子餘人彥的演員是餘向榮,身材有些矮小。
劇組專門挑選了身材在1米7以下的餘向榮來扮演,因為餘滄海有一個外號叫做餘矮子,所以,讓餘人彥的身材也矮小,這樣在觀眾的眼中就會有一種視覺衝突。
便會將餘滄海和餘人彥歸為一類。
也就會覺得這個故事比較“真”。
扮演賈老二的演員叫賀峰。
兩人直接坐在桌上,江心拿起酒杯,邊喝,邊用眼神看了兩人一眼,接著頭微微一撇。
這一副動作表示,江心此時此刻正在思考這兩人,對這兩人產生了注意。無需語言,便能表達。
“給個近景特寫鏡頭。”副導演喊道。
在這場戲中,已經第三次給江心的眼神特寫鏡頭了。可想而知,江心的眼神也學會了說話,就像試鏡時候的衡溫韋一樣。
江心認為,別人的優點自己都要努力學習,所以在那場戲試鏡之後,江心也慢慢學會了用眼神去演戲。
餘人彥坐下之後說道:“給老子拿酒來!特麼的福建的山真多,馬都累壞了。”
“咔,不行不行!”孟導在傳呼機中喊道,連說了兩個不行。
餘向榮騰的一下起身,唯唯諾諾道:“對不起,導演。”
雖然孟導只是從傳呼機說話,餘向榮還是如此的恭敬,由此可見,餘向榮的的性格屬於謙虛恭敬,而餘人彥的性格又是富家子弟的天不怕地不怕。
餘向榮扮演餘人彥是一個多麼大的挑戰。
江心本身和林平之的性格雖然不像,但是也不至於相反。
餘人彥是青城派掌門人的兒子,性格反而是和嶽靈珊有些相似,開朗,又有些大大咧咧,同時,骨子裡有一種天下我最大的氣質。
“你去找一下感覺。”孟導喊道。
由於餘向榮比較缺乏演戲經驗,再加上自身的性格與角色的性格反差太大,所以第一條戲就被劇組喊停。
高子陽被幾次的喊停有些不耐煩,口中喃喃道:“能不能找一些有演技的演員,總比找一個跑龍套的要好。”
餘向榮和江心同時看了高子陽一眼,在整個劇組中,江心是龍套出生,餘向榮也是,但是江心很清楚,高子陽不滿的是餘向榮。
餘向榮也只能裝作沒聽到,身子轉向一邊,獨自去體會角色。
孟導從傳呼機中喊道:“協助導演,麻煩你給其他幾個人講一下後面的戲。”
協助導演為眾人講戲,而餘向榮在一邊獨自體會角色的感受,一會兒用了一種大聲的語氣,一會又用了一副吊兒郎當的語氣。
無論怎麼樣,都達不到自己的滿意程度。
江心看著餘向榮,一副過來人的樣子,無奈的搖了搖頭,暗想:“當演員還是要天賦,沒有天賦就必須刻苦。”
也許江心自己便屬於後者。
約莫三十分鐘後,協助導演已經給其他幾個演員教會了這場戲怎麼演,爭取一遍過。
副導演葉飛羽見協助導演已經忙完,對餘向榮喊道:“向榮,你這邊體會到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