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來《金牌歌手》踢館的參賽者,抽籤的時候都不會抽到第一位出場。
所謂的抽籤排出場次序,在觀眾看來是隨機的,但其實節目組的運作空間很大。
第一位出場,評委們沒有參照,會下意識嚴格要求,而且隨著後面的歌手出場,第一位出場的很有可能被模糊掉表演印象。
這對踢館參賽者就有些不太友好。
但衛勳是主動要求第一個出場的。
這其實也是在向《金牌歌手》其餘的參賽者們釋放出一個訊號,不用擔心,我只是來走個過場。
所以當衛勳在舞臺上唱歌,分鏡頭掃過正在後臺休息的其餘參賽者的時候,這群音樂大拿們臉上的表情,或驚豔,或讚歎,非常直白的表達出對《年少有為》這首歌的喜歡。
只不過他們究竟是不是真的喜歡,那就得另說了。
至少這個時候,大家並不介意去誇讚一個不是對手的年輕小帥哥。
“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嘗過後悔的滋味,金錢地位,博到了卻好想退回……”
舞臺上,衛勳的歌聲還在繼續。
這首叫做《年少有為》的歌,調子並不激昂,歌詞也不華麗,相比於《來自天堂的魔鬼》那種洶湧澎湃,它平淡的猶如白開水,初聽之下,有些索然無味。
正如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可不就像白開水那樣平淡嗎?
但平淡不代表寡淡,就算是個普通人,也都有著獨屬於自己的故事。
有時候,聽不懂一首歌,是幸福的。
因為聽懂的那些人,都曾經歷過歌詞裡寫的無奈與心酸。
“假如我年少有為知進退,才不會讓你替我受罪,在婚禮上多喝幾杯,和你現在那位,在婚禮上多喝幾杯,祝我,年少有為。”
隨著衛勳的歌走到尾聲,這首關於少年的故事也講到了最後。
很多觀眾們都愣住了。
在婚禮上,多喝幾杯,和你現在那位。
這樣虐心的結局,配上此刻衛勳始終平淡的表情,和他那件亮到彷彿在發光的白襯衣,無端的就讓人揪心。
怎麼就……錯過了呢。
舞臺上,衛勳抱著吉他沉默片刻,對著鏡頭笑了笑,然後鞠躬,退場。
消失一首歌時間的彈幕開始再次瘋狂刷屏。
“我本來是想來聽《來自天堂的魔鬼》的,誰知道衛勳這個魔鬼,竟然把老子唱哭了。”
“這首歌,大概是男人用最溫柔的聲音,講述自己曾經遭遇的痛吧。”
“有這麼誇張嗎,為什麼我聽了沒什麼感覺,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歌確實好聽。”
“樓上應該是妹子吧,沒辦法共情也可以理解,年少有為,換句話說,就是少年無為,是男人才懂的不甘。”
“抗議,妹子怎麼就不能共情了。”
“衛勳,看起來也像是個有故事的人啊。”
“聽你們說的玄乎,我就只想關心,衛勳究竟能不能晉級啊,雖然唱功肯定不如後臺那群大觸,但原創歌曲可以加分的吧。”
“說不定還真能晉級。”
但期望終究只是期望,《金牌歌手》畢竟是頂級音樂人的混戰地,衛勳並非專業人士,還真玩兒轉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