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晚風吹佛在山陽初中的校園裡,山陽河邊的柳樹柳枝飛揚,這所美麗的鄉鎮初中靜靜的綻放著它的風采。蓮山縣高層的大變動至今尚未有新聞正式播報,小小的山城依然靜謐如初。
大多數的人們對發生在身邊的一切毫無察覺,農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城裡人朝九晚五勤懇工作。
但一股不一樣的氣息開始在蓮山縣飄蕩,這股氣息並不是因為高層即將出現的大變動,而是因為即將到來的國慶節。
山陽鄉政府駐地邊的商業街已經張燈結綵,鄉政府大院的門口掛上了紅色的大燈籠,門口插著兩面隨風舞動的五星紅旗,一個大大的牌子矗立在地,上面寫著喜迎國慶。
全國上下都在慶祝即將到來的國慶節和盛大的閱兵式,這是建國50週年的世紀大閱兵,對這個快速發展的國家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沸沸揚揚的辯論賽和文學大賽結束後,安子善再次回到了正常的學習軌道上,只不過區別就是,他現在真的是學校裡的名人了,沒有一個學生和老師不認識他。
走在學校的路上,指指點點的目光和各種招呼聲不絕於耳。
張華的父親給他打電話,告訴他失敗了,張華的心病只能拜託他了。
安子善早就這樣的心理準備,平時的相處中,安子善一直覺得張華是一個很不錯的孩子,開朗、陽光、仗義,而且聰慧。
但不管如何他只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是一個正直叛逆的年齡。
最關鍵的是,安子善深深的知道一個道理,很多事情並不是你理解,你明白,就可以放下。
放不下,就走不出心病。
當然,安子善沒有想過三言兩語就能解開張華的心結,他認為這需要時機和時間。
“早啊,你來的可真早。”笑著走進教室,安子善看著座位上的張玲玲。
“嘻嘻,我就比你早來了沒有五分鐘,但是還是比你早。”眼看著安子善放下書包和乾糧,坐在凳子上,張玲玲打趣道。
“噢,你有沒有看到張華來了沒?”安子善一邊從書包裡往外掏著書本,一邊問道。
“不知道呢,沒注意,你找他有事情嗎?”
“嗯,有點事,我過去看看。”想了一下,安子善把書包塞進桌洞,笑了笑,起身走了出去,直奔二班教室而去。
走到二班教室門口,不時有學生從門口進進出出,安子善探頭往裡看去,掃視了一圈,沒有看到張華。
安子善皺了皺眉,拿出手機來看了眼時間,還有十幾分鍾就上課了,怎麼還沒來?
一臉若有所思的走回了教室,雙手託著下巴,靜靜的坐著。
張玲玲好奇的扭頭看了安子善一眼,感覺到安子善似乎有心事,但是又不太好意思問。
十幾分鍾眨眼而過,語文老師文敏匆忙走進了教室。安子善抬頭看了一眼,皺起了眉頭,文敏眼圈微紅,面色苦悶,顯然是有什麼心事。
而且還哭過,難道是跟男朋友吵架了,安子善八卦的想著。
走上臺的文敏,把教案放在講桌上,抬頭望向教室,對著安子善徑直走了過來。
正在觀察文敏的安子善挑了挑眉,他感覺有什麼事情發生了。
果不其然,走過來的文敏,臉上露出很勉強的笑容,輕聲道:“安子善同學,張華來了嗎?”
安子善和邊上的張玲玲都愣住了,目瞪口呆的看著文敏。張玲玲在想,今天是怎麼了,都在找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