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道理林書棠明白,只不過她一旦來宣國,那便是叛逃,想要再回京城主持大局可就難了。
她可不想讓京城那些人就這麼過安生日子。
更何況,這宣國境內也沒有比他們大淵好多少。
宣國國主一直痴迷長生不老藥,他底下三四個弟弟都想著奪位。
長公主和國主為親姐弟,她自然也成了其他四個同父異母弟弟的眼中釘。
相比他們朝堂上的爾虞我詐,林書棠還是更喜歡在岐南做自己的土皇帝。
她和段硯洲駕著馬車離開,等出了雁城,便退下了長公主派來的侍衛。
二十多輛馬車,得需要車伕。
林書棠趁著他們走後,乾脆將二十多輛馬車連帶著糧食一同收進空間裡。
她進空間一數,發現原本五百擔糧食,居然是六百擔糧食。
“這……怎麼多了一百擔?”林書棠跟前的米糧心中不禁生出疑惑。
段硯洲走來道:“難不成是長公主特地多給了一百擔?”
“我瞧瞧。”林書棠話落,起身到裝有糧食的馬車裡四處搜尋一番,還真發現了一封信。
她將信攤開來看,上面是長公主的字跡。
長公主說擔心他們在岐南吃不飽,特地多給了一百擔糧食給她,怕她不收,所以特地派人偷偷藏在他們身後的馬車裡。
信的最後,是對七舅的問好。
願他能早日回雁城。
林書棠將信收好,感嘆道:“還真是公主多給的糧,這一百擔定是她的私糧........”
“她為了七舅竟願意拿出私糧,可見她對七舅的情義有多深。”
段硯洲替她將跟前的糧食擺放好,“既然如此,我們也別辜負她的好意,得回岐南後,替長公主將你七舅打包送來。”
林書棠覺得這主意不錯,笑著點了點頭。
兩人從空間出來後,乘坐一輛馬車繼續前行,不過他們沒有前往袁州,而是等到了雁城外的木香山下,繞道從後山前往隔壁的東臨城。
他們這次前來,其實並沒有打算這麼早離開,來都來了,自然得多收一些東西再回去。
不然回去太早,容易引起舅舅他們懷疑。
東臨城前方有個香禾村,過去是魚米之鄉,盛產糧食。
尤其是水稻和粟米。
他們二人到達城門口時,入目都是高掛在屋簷下的紅燈籠。
林書棠和段硯洲先找了一處客棧歇下,等到翌日一早時,他們來到了東臨村最大的米商秦家。
秦家過去和奚家有一段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