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地皮不值錢,辦廠還能支援災區重建。
她的要求,上級立馬批准。
謝黎明和周軍再三給上級建議,許子杉能力太強了,希望許子杉的工廠廠址能選在京都,他們想繼續和許子杉全方位合作。
京都領導哪會不同意,表示全力支援,特事特辦,要人給人,要場地給場地。
衛城和瓷城的領導聽到了,都強烈建議“廠子可以建在我們城區,群眾受災嚴重,更急需恢復生產”。
都像拉專案一樣,希望許子杉的工廠能落戶自己城市。
最後,上級領導經過商議,在三個城市特批了三處廠房,讓許子杉自己選。
一處在京都,是原先一處開不下去的蛋糕廠,面積有2萬多平米;
衛城的那座,是原先夭折的養殖場+種植區,佔地有120多畝,面積大概83000平方米;
還有一處是瓷城,給她的場地差不多是“隨便圈”,需要多大,他們都給批。只是這裡受災嚴重,廠房什麼的都沒有,都要自己投建。
許子杉說:“三處能不能都要?”
謝黎明愉快地說:“當然行,他們都搶著要你去辦廠。”
三處批文下來極快,一個比一個效率高。
當然,眼下辦廠,和數年後完全不同,地皮不會給許子杉,廠子也不會是私有制。
但是檔案上明確寫著:廠子的一切都由許子杉做主,包括經營範圍、進貨渠道、人事任免等,許子杉都能自己做主。
現在一切都是計劃經濟,也沒有商品房的概念,廠子都是國營。
獎勵給許子杉,她可以自己做廠長,廠裡的人事任免權、經營管理權都是她說了算,利潤和銷售什麼的,仍然歸上級統一調配。
是榮譽,也是壓力。
許子杉把三處獎勵都告訴了韓星暉,也告訴了許英亭。
許英亭一時不明白這些獎勵有什麼用,在他眼裡,這些獎勵還不如一袋大米來得實惠。
許子杉笑著說:“叔叔,這些廠子審批會非常快,我可以做三個廠的廠長,也可以自己任命廠長,選拔工人,嬸嬸和媽媽都能來京都工作。”
哦豁,許英亭這才明白,侄女能直接做國營工廠的大廠長,權力大著呢。
韓星暉捏著她的鼻子,說:“完了,你把我給襯得像個吃軟飯的小白臉!”
“不可能!你這臉,既不小,也不白!”
京都的領導研究決定,把許子杉吸收為榮譽市民,還獎勵她一個獨立的四合院,面積很大,屬於她個人所有。
衛城也不甘落後,也獎勵她一座原先洋人走後留下的獨立花園洋房,也是落戶她自己名下。
韓星暉看看這些房子,一條胳膊搭在她肩膀上,把她壓得身體側歪著,笑著說:“怎麼辦,你嫁妝這麼豐厚,我很有壓力!”
許子杉笑著說:“我物資供應,你幫我找幾個能力強的廠長怎麼樣?”
“你想怎麼搞?”
“京都人多,辦食品廠;瓷城靠著大河,搞個禽類養殖場;衛城靠海,運輸方便,我想搞個蔬菜基地。”
許子杉挺直腰,把他的胳膊扛起來,說:“我其實很懶,並不想太多操心,但是又想賺錢!所以,廠長書記什麼的找別人做,我只負責供應原材料。”
倆人都笑起來,韓星暉說不是你懶,所有的人都這樣,最好躺著,天上掉錢。
韓星暉和她商量廠名:“乾脆都叫杉杉食品廠。”
“愛華吧,都冠以愛華兩字怎麼樣?”許子杉揉著腦袋,取名最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