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郡縣治理,都只談官員如何愛民如子,督促農耕,雖然也會督促農夫改善農具器物。
可是,從未提高到一個足夠高的視野。
一翻史書,春秋時期大量使用青銅器,先秦開始從青銅轉為用鐵,大楚則已經普遍開始用鐵器。
隨之而來的,是大楚皇朝長達六七十年的“盛世”,農夫在江南大量開墾荒地,人口暴增,國力迅速膨脹。
先秦採用“耕戰強國”之法,而根本在於農具的改善,這才是根本。
小昏侯太牛了。
小昏侯想暗示秀才考生們,工乃國之利器?!
“國試第四道提——醫學考題:大楚發生過多少瘟疫?如何防治。”
關於大楚皇朝各地的瘟疫,在皇宮太醫令處有詳細的記載,記載了各種對策。
當然,各郡縣地方誌裡面,也有一些相關的零星記載,籠統的可以估算出來。連如何治療、防治瘟疫,都有相關的記載。
只是絕大部分讀書人,對地方誌沒什麼興趣。
很少讀書人會去看。
東方粟將自己在地方誌看到過的瘟疫和防治之法,揮筆寫在考卷上。
他絲毫不懷疑,自己將在這場國試中,一飛沖天。
小昏侯這國試全科大考,真正得利的,既非天下儒生,也非金陵士子,卻是散佈在大楚皇朝各個角落,雜學淵博之人。
...
大楚第三輪國試大考,從上午辰時,一直考到黃昏酉時。
終於結束。
眾秀才們從金陵貢院內出來,一個個神情恍惚,猶如從噩夢中走出來,甚至有人搖搖晃晃,站不穩跌倒在地。
我是誰?
我從何而來,我欲往何處去?
我,為什麼要千里迢迢,來參加大楚國試?
崩了,崩了!
血崩啊!
他們在這金陵貢院內,深深的感受到了來自小昏侯的羞辱和惡意!
這份國試考卷,就是對他們身心,慘無人道的摧殘。
金陵士子們一個個腿軟,攙扶著出了貢院考場,各個渾身汗澤,像是剛從水裡撈出來的落湯雞一樣,滿目都是傷心落淚,不忍相看。
“哇~!”
一名秀才連滾帶爬,不要衙役攙扶,靠著自己的力氣艱難的咬牙爬出了貢院的大門,他忽然悲傷欲絕,嚎啕大哭起來,啪啪打自己的臉。
“俺就是個傻子,俺就是個鄉巴佬。”
“啥都不懂,啥都不會!”
“連一道題都答不上來,居然也敢來赴國試!”
“娘啊,俺再也不讀書了...俺這就回家種田去!家裡還有十畝田,夠俺吃飯了。”
“不來了,打死也不來參加國試了!”
“只要小昏侯擔任主考官,我等畢生不再參加大楚科舉!我們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