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從今以後,我們再也不罵小昏侯了。我就是他最忠實的簇擁,我要給他唱讚歌!”
“小昏侯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改革家!是大楚最出色的縣令,我決定要買十本《石頭記》,支援他!”
“我們趕緊寫文章,發到《大楚邸報》去,一起支援小昏侯的科舉制!支援朝廷政改,支援孔大人!”
...
金陵城裡的門閥勳貴,年輕計程車子們,看到《大楚邸報》,卻是氣的跳腳。
御史大夫王肅和眾朝臣官員們,迫於皇帝的改革壓力,不得不默然退讓,採取這科舉考試製度。
否則,皇帝要是讓丞相孔寒友當了中正官,都挑選儒生們,那儒家可就把菜給一鍋端了。
科舉考試,最起碼還公平一些。
他們是尋思著,自己還有巨大的財力優勢,自家士子在讀書上,依然能到佔便宜。
可是士子們當然不這樣看。
讀書這玩意,苦啊!
苦逼啊!
哪有他們每天偶爾學半個時辰,然後呼朋喚友玩樂去。
反正每年的歲舉,王侯公卿手裡掌握著足足近一百個名額,總能輪上他們參加殿試出仕。
最不濟,他們也能在朝廷混個小吏當一當。
可是,一旦實施了科舉考試製度。
他們就要苦逼的苦讀詩書,拼命去學了。
這好日子沒了...不是逼得他們吐血嗎?
“這都是小昏侯害的!”
“小昏侯這個害人精,剝奪了我們舉薦權,逼得我們去科舉考試!”
“強烈反對科舉制!”
有士子振臂一呼,高聲喊道。
眾士子們紛紛跟著氣憤的叫喊。
“走,我們一起去堵平王府的大門!今日定要給小昏侯一個教訓不可...走,大傢伙走啊!”
“對,給他一個教訓...~!”
“你們怎麼不走啊,抬腳啊?”
“你們這些慫貨!被小昏侯給坑成這樣,以後有苦日子過了,居然還不敢去找他報仇!”
“呸,誰慫了...下回見到小昏侯,我非揍他不可。但這平王府怎麼堵啊..平王出不了門,不揍你們?”
眾士子們氣憤無比,商量著怎麼跟小昏侯鬥一場,可是一想到平王府,還是頭疼無比。
平王府的門檻,比老丞相謝府還高,府裡全是蠻不講理的武夫和侍衛,連個女子都習武。
跑去堵門,那不是自找黴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