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不能。
而是值不值得去翻臉的問題。
再說,他孔寒友才是天下儒派領袖,他要是不認賬,小昏侯拿了“副教主”的協議也沒用。
“孔大人,你提議‘科舉制’。允許天下賢能者,自薦參加朝廷的考試,無需公卿、郡守大臣推薦出仕,中正官什麼的就更算了。
天下讀書人,你們儒生至少佔了九成以上,只要人人都有資格自舉。你們一擁而上,還怕在殿試,考不贏那些門閥士子?
你們儒生佔了九成的人數,要是還考不贏,那也沒臉提什麼出仕為官!對吧!”
楚天秀接過這第三份協議,附耳嘀咕了幾句。
孔寒友臉色一變,眼皮猛跳。
自薦?!
小昏侯,這是瘋了吧!
小昏侯是自薦出仕,所以他覺得天下讀書人皆可自薦?!
但是...這的確是大猛招啊!
不是一般的猛,是超級猛。
這是釜底抽薪,徹底廢了門閥勳貴派,讓儒派大舉入朝。
儒生雖然底層,出身微寒...可就是人多勢眾啊!
天下讀書人,儒生佔了九成,那是往少裡說了。
光是這金陵城,就多達數千名儒生,一個個都是嗷嗷待哺,望眼欲穿,卻無法被舉薦,無法出仕。
要是把整個大楚皇朝百郡、千縣,難以計數的私塾的儒生都算上,十萬名儒生那都是少算了。
十萬儒生一湧而上,自薦赴考,人才濟濟,絕對把門閥勳貴派給淹沒了。
他孔寒友只是從裡面挑出董賢良、晁方正這樣的頂尖儒生為弟子,便輕易就壓制了門閥眾士子。
如果能施行“科舉制”,儒家必定大興!
讓小昏侯成為儒派的副教主,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孔寒友興奮的顫慄。
但他還是有顧慮,壓低了聲音道:“妙是妙,可是門閥勳貴派那邊,會答應嗎?這對他們相當不利,他們要是反對自薦,這科舉制也不行啊!”
“這個交給我,我去說服王肅!不但讓他同意,還會大力支援。”
楚天秀拍了拍胸脯。
一個“科舉制”方案,同時賣給儒派和門閥勳貴派兩家。
甚至再賣給皇上,讓皇上也付一筆費用。
三家一起付費,少一家都不行。
他小昏侯吃飽喝足,那才叫,“大楚皇朝人人都無比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