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何總鎮,朱總鎮怎麼沒見著鰲大將軍?”
在海珠寺內的一座大堂內,金光和尚之節見到了吳三畏、何天然、朱天貴,可是卻沒有瞧見鰲拜。於是在寒暄了幾句之後,金光就打聽起來了。
那個“粵鰲拜”當然是不能讓金光見——那一見不得露餡?
“大將軍去虎門了。”吳三畏道,“清廷的海路援剿總兵陳復甫已經回到了澳門,王忠孝的廣東鄉軍現在可以走伶仃洋入寇虎門,大將軍不放心,要親自去佈防。”
金光心想:吳三畏、鰲拜看來是後路不穩和談有戲了!
想到這裡,他先拿出了禮單遞了上去,然後又滿臉堆笑地掏出了那份“勸進書”,雙手捧著交給了吳三畏:“新安侯,這是我家王爺、世子一起寫了勸西王更進一步的勸進書。”
“勸進?”吳三畏一愣,“平南王和世子要反清復.不對啊,家兄現在當皇上是不是早了一些?”
他當然是希望吳三桂可以當皇帝的!
但他也是念過書的,當武狀元,沒一點文化也不行啊!
所以他也知道要“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道理。現在吳三桂還處於高築城、廣積糧的時候,當皇上顯然是太早了。
“西王總是要當皇上的!”尚之節笑道,“至於什麼時候當合適,西王一定早有打算.但是我家王爺、世子還是要勸西王殿下早等大寶的,這是王爺和世子爺的立場嗎!王爺、世子爺是不願意復明的,但是西王當皇上他們確實非常贊成的。”
吳三畏聽了這話哈哈大笑起來,還回頭看了看何天然、朱天貴。
何天然看著也聽高興——他也是吳三桂的陣營出身,他原是吳國貴的親兵嘛!
而朱天貴則是延平王府的人,他當然不能答應讓吳三桂當皇帝了!憑什麼呀,吳三桂這個漢奸憑什麼當皇帝?現在大明可有現成的明獻帝,不,是朱三太子!
延平王鄭經還打算要當一當“鄭操”呢!你們倒好,直接勸進吳三桂,這吳三桂當了皇上,延平王還怎麼當鄭丞相?
不過他現在也不好公開反對——他現在還在裝吳三桂的手下呢!
“勸進.只是個立場!”吳三畏笑道,“如今的形勢,靠一份勸進表,恐怕也不能了結吧?畢竟本侯已經到了海珠島。而王忠孝又在小欖之戰中大破你們平南王府的精銳如今已經屯兵順德,大概很快就要兵臨廣州府城了!”
“對對對,”金光連連點頭,“論及用兵打仗,收攬人心,整頓地方.王輔臣的那個兒子,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啊!他到廣州府才多少天?百姓已經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了。這次若無意外,順德、三水兩縣又要為其所取,甚至有可能一舉奪取廣州府城,到時候新安侯您還能在新安立足嗎?”
吳三畏當然不可能在新安立足.他又不傻!怎麼可能去和王輔臣、王忠孝搶地盤?也搶不過啊!他現在能拉出兩三千人的隊伍就不錯了。而王輔臣、王忠孝父子則擁有四五萬人的大軍,那絕對是有資格問鼎天下的實力啊!
所以吳三畏的目標,根本就不是在廣府搞地盤,而是想辦法把廉州或是瓊州搞到手。有這麼一個府的地盤,他就能躺平觀天下了.無論誰贏了,他總少不了一個國公吧?
這事兒他已經和何天然商量了過了,對方也是同意的,只要求他把新安地盤交給王忠孝就行了。
不過這安排現在當然不能讓金光、尚之節看出來,於是他就笑著道:“金軍師,您不會是想讓本侯幫著你們打王輔臣、王忠孝吧?”
“這倒用不著,”金光搖搖頭道,“王爺和世子的意思是廣東地方大得很,侯爺您和鰲大將軍哪兒都能去!如果侯爺您和鰲大將軍糧食、軍費不足,儘管開口!而且王爺和世子爺的心跡,有這份勸進表,應該也已經明瞭,您和鰲大將軍實在也沒有必要在廣府久留了。”
吳三畏笑道:“實不相瞞,本侯的確有意西征去和馬總督、孫將軍他們會師而這個軍費、糧食的確有些不夠!”
“好說,好說,要多少,您開個數!”尚之節聞言大喜。
何天然道:“白銀一百萬兩,白米二十萬石你們有嗎?”
“有有有!太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