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又道:“不過這個援剿水師鎮不能完全交給陳復甫掌控,必須由杭州將軍節制。該水師鎮的總兵衙門,必須設在浙江外海的舟山島上朕現在能想到的就這些,索額圖、明珠,伱們回頭再和幾個大學士商量一下,擬個援剿水師章程出來.”
“嗻!”
康熙十年十一月,湖南澧州境內,澧水南岸細長的夾山,又如往年一樣,被皚皚白雪給覆蓋了,看上去就好像到了冬季的北地山川一樣。
每年的這個時候,位於夾山南坡的夾山寺附近的一座山峰上的佛光閣內,都會有一個高個兒,寬肩膀,顴骨隆起,天庭飽滿,高鼻樑,深眼窩,白眉毛,獨眼龍的老和尚,用一隻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遙望北方,常常一望就是大半天。
今天,這位老和尚一個人依舊站在佛光閣內看著被白雪覆蓋的山川大地,看了不知道多久,突然聽見了吱呀呀踩雪的腳步聲音。他並沒有轉身,只是低聲問了一句:“來順,是你麼?”
“是額,祖爺爺,一虎爺爺來了。”
老和尚轉過身,看了眼和他說話的人——這個剃了光頭,穿了件僧衣,身材魁梧,濃眉大眼的青年。
“走!”
老和尚只說了一個字兒,就邁開大步出了閣子,然後踩著堆在階梯上的積雪,健步如飛,就往山坡下那座裡外六進佔地大約五畝,圍牆高大,山門堅固,殿閣樓堂都氣派不凡的夾山寺走去。
夾山寺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唐朝,傳至今日差不多有七八百年了。不過眼前這座夾山寺的房子可不是唐朝傳下來的,而是順治初年,由奉天玉大和尚就是這位在雪地上健步如飛,身材魁梧,面相“儒雅”的獨眼龍的老和尚帶著一大群披堅執銳的徒弟,用高深的佛法降伏了當時盤踞在舊夾山寺的一群山賊,然後又出巨資重建起來的。
這功德.真是沒說的了!
當老和尚從山上的佛光閣下來,走到夾山寺高大的好像城門一樣的山門外的時候,山門外頭的雪地當中,正肅立著一隊戴著斗笠、披著蓑衣,挎著腰刀的漢子,全都上了點年紀,都有鬍子拉碴了。但是看到老和尚快步走來,這隊上了年紀的漢子全都齊刷刷單膝下跪,齊聲大喝道:“參見皇爺!”
老和尚站住了腳步,立在這隊向他下跪,喊他“皇爺”的漢子跟前,一隻獨目當中,閃爍著熱淚,“好!你們都是額大順朝的好漢!都起來,都起來”
這隊漢子都站了起來,其中領頭的是一個生著連鬢鬍子,看著有五十來歲,身材特別魁梧,看著跟廟裡面的護法金剛像差不多的壯漢,只見他大步走到老和尚跟前,躬身一禮:“臣劉一虎參見皇爺!”
被人稱為“皇爺”的老和尚,伸手扶起了這位名叫劉一虎的壯漢,然後用一隻獨眼打量了眼前的壯漢一番,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好一虎,你還不老,還不老,還能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皇爺,您也不老啊!”
老和尚搖搖頭:“一虎,額已經老了額都六十六歲了,而且全天下都知道額李自成已經死了!”
這位奉天玉老和尚竟然就是那位打進北京過把皇帝癮就一潰千里的闖王李自成!
原來他並沒有真的死在九宮山,而是來了個金蟬脫殼的詐死,自己帶著心腹死士躲進夾山,佔了夾山寺落髮為僧了。
不過他落髮為僧並不等於就看破紅塵了,他只是以退為進,為自己的部下和南明朝廷合作創造空間而已畢竟當時的天下大勢已經不是“國家興亡”而是“天下興亡”了!
可惜,即便是大順、大西的骨幹後來都加入了南明,爛泥扶不上牆的南明也沒能抵擋住大清的進攻。
而李自成的餘黨,則成除了大員島的延平王府和潮州沿海的邱輝,廈門島的江勝,龍門島的陳上川等海商勢力外,在華夏土地上抵抗大清到最後的明朝武裝
不過七年前在夔東茅麓山堅持抗清的大明臨國公李來亨(李自成的侄孫)的敗亡,並不等於李自成的黨羽徹底覆滅。只是李自成的殘黨們已經無力再高舉大明的旗號和大清朝廷對抗了。倖存下來的人們都聚集到了劉體純的一個兄弟劉一虎駐守的山寨之中,雖然沒有投降大清,但還是放下了大明的旗號,所有的男丁都剃髮結辮,不再公開對抗大清了。
但不再公開對抗大清,不等於他們真的已經死了心.在原本的歷史中,這位劉一虎在三藩起義時也打出了義旗,在川楚邊界發動起義,舉眾數千攻打縣城,結果一頭撞在了死心塌地效忠大清的陳世凱陳鐵頭的刀口上,還沒有做大,就慘遭失敗了。
而如今,劉一虎的“反運”好像來了!
因為吳三桂在川南敘州府大敗嶽樂指揮的數萬清軍,整個四川的清朝勢力遭遇雪崩,原本駐守巫山縣的清軍陳世凱部沒等劉一虎扯旗造反,就自己先跑了。
在陳世凱跑路後,巫山縣城就出現了權力真空,所以劉一虎沒費什麼勁兒,就帶著一群手下兵不血刃地佔領了巫山縣城。拿下了巫山縣城後,劉一虎並沒有馬上打出大明的旗號或是投靠吳三桂,而是日夜兼程,翻山越嶺,來了澧州石門縣的夾山,找到了隱居此地李自成,想請他出山重開大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