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靠近濠澳半島的伶仃洋海面上,此時正停泊著三艘載重噸不過三五百噸的蓋倫式帆船,分別懸掛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三色VOC旗幟,英屬東印度公司十字橫槓槓旗,西班牙的紅叉叉旗。
這個荷蘭、英國、西班牙三國的艦艇那麼和諧地湊在一起,還真是個挺少見的場面不過這裡是中國沿海,歐洲人暫時還不能在這一帶的海域橫行霸道,所以還有必要抱團取暖。
因此荷蘭、英國、西班牙三國的艦艇才組團一起到濠澳附近的海上來看笑話——多半是來看大清國笑話的,聖保祿城堡那可是一座葡萄牙人經營了幾十年的稜堡!
當年荷蘭人想要趁著聖保祿城堡內的大部分葡萄牙壯丁都去廣州進貨的機會搞偷襲,結果還是被少量的葡萄牙守軍和武裝起來的市民,憑藉堅固的堡壘打得大敗虧輸。
而且還連輸兩次!第二次本想好好打,結果又輸了!
荷蘭人在聖保祿城堡這邊輸得都沒信心了所以他們雖然把馬六甲那邊的葡萄牙堡壘都給佔了,卻幾十年來都沒有再打濠澳聖保祿堡壘的主意。
而他們自己也在爪哇、馬六甲、錫蘭島等地修建了幾座堅固的稜堡,其中又以位於爪哇島的巴達維亞堡壘為頭號大據點!
不過巴達維亞堡壘比起聖保祿堡壘還是差了一些,畢竟聖保祿堡壘要面對的是大明、大清這樣的大國,而巴達維亞要對付的就是些爪哇土著。
西班牙人倒是沒有打過聖保祿堡壘,但他們卻在歐洲的尼德蘭低地啃了幾十年荷蘭人的稜堡把好端端的西班牙世界帝國都啃破產了。
不過他們自己修稜堡的本事也不小,在菲律賓的馬尼拉就修了一個“永不完工”的聖地亞哥堡——從1571年開始修建,十五年後完成了一期工程,然後就是不斷增築加固,反正每換一任總督,都要給聖地亞哥堡的大工程再加幾個專案。所以他們也知道聖保祿堡壘是堅固非常的.都是“聖”字頭的,一定差不到哪兒去。
至於英格蘭人他們現在還不是老牌帝國主義,還屬於帝國主義序列中的新丁,在馬六甲海峽以東並無據點,不過已經在印度搞到了二十多個商館,還馬德拉斯修建了聖喬治堡,在計劃在剛剛獲得的孟買修建堡壘。
總之,稜堡這個東西就和堅船、利炮一樣,是歐洲殖民者征服落後國家的三大法寶之一。
要是稜堡不“保”了,隨隨便便就能讓清軍這樣的落後文明的軍隊給拿下來了,那歐洲殖民者還咋殖民?總不能到哪兒都駐個萬兒八千大軍吧?這成本還不得上天去?
殖民最怕虧本了!
而如今歐洲人堡壘幾乎遍佈了大半個世界,恰恰說明了稜堡的厲害!
想要在即將全面爆發的“清吳戰爭”中撈取利益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英格蘭東印度公司、新西班牙菲律賓總督府派在東亞這邊的頭頭腦腦們,一聽說葡萄牙濠澳總督府捲入了“清吳戰爭”,聖保祿城堡可能要遭到清軍的進攻,馬上來了勁頭,或是親自搭乘著武裝商船,或是派出代表乘著船開過來尋找獲得貿易特權和殖民利益的機會了。
當他們發現大清的兩廣總督居然率領一支上萬人的軍隊跑來圍攻聖保祿稜堡,立即就意識到了他們的機會來了!
而為了能儘早把握住機會,荷蘭東印度公司駐日本的商館大班赫爾曼.克連克,英格蘭東印度公司駐大員島事物委員的約翰.查普爾,還有新西班牙菲律賓總督府的特使勞倫斯.德.萬提斯都等不及一個月,在海上等了半個月,依舊沒有發現清軍對聖保祿城堡發起進攻後,就相約一同乘坐著一條小舟登上了濠澳半島。
在他們看來,清軍遲遲不發動進攻的原因,應該是覺得聖保祿堡壘太過堅固,無法強攻,準備改用長圍的辦法了.可聖保祿城堡城內的儲備極為豐富,且有一面城牆距離海邊很近,除非得到荷蘭、英格蘭、西班牙這樣真正的海上強權的幫助,否則是很難徹底封鎖的。
另外,和濠澳半島隔著伶仃洋對望的香島和九龍半島上,還有吳三桂的勢力.如果大清兩廣總督拒絕荷蘭、英格蘭、西班牙友邦的幫助,那他們三國說不定就要去幫助吳三桂了!
如果清軍主力久攻濠澳不下,而香島、九龍半島上的吳三畏和鰲拜又在荷蘭、英格蘭、西班牙的幫助下做大,那清軍在廣東的局面可就要大壞了!
可是這三個已經盤算好要很宰大清朝一刀的西方殖民者上了濠澳半島才發現,兩廣總督率領的清軍擁有不亞於任何一支歐洲陸軍的良好組織和秩序,一場讓他們這三個掌握了西方先進軍事知識的大殖民者都看不大明白的“挖壕攻城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在過去的半個月中,數千上萬不怕辛苦的清軍官兵,已經用鐵鍬、木樁和麻袋,修建了一系列從望廈山附近一直延伸到濠澳堡壘城牆附近的工事——這些工事包括幾條彎彎曲曲的壕溝,一條似乎是弧形的位於聖保祿城堡正北、西北、東北方向的寬大壕溝,還有許多用應該是填了泥土的麻袋壘成的,位於弧形壕溝後方的炮兵工事和火槍射擊工事。
而當他們三人被兩廣總督的師爺姚啟聖和一個會說拉丁語的名叫戴梓的官員帶領著,登上位於望廈山上一個用填了泥土的麻袋壘成的臨時指揮所,從那裡居高臨下,俯瞰戰場時,看到的場面就更加讓他們震驚了。
他們發現,那條圍著聖保祿城堡正北、西北、東北方向的寬大壕溝的內部居然還挖掘了二三十個“炮坑”,每個“炮坑”當中都就地放列著一門大口徑臼炮!
這些臼炮距離城堡已經很近了.如果現在開火的話,應該可以把開花彈直接轟進堡壘內部吧?
聖保祿堡壘的面積可不大,被那麼多臼炮近距離轟擊,城堡內部怕是沒有什麼地方是安全的吧?
一隊隊的清軍官兵,正挑著一筐筐的彈藥,給那些個“炮坑”送過去,炮擊似乎馬上就要開始了!
一想到馬上就挨炮轟的葡萄牙人,赫爾曼.克連克,約翰.查普爾和勞倫斯.德.萬提斯就有點擔心起那些可憐的葡萄牙人的命運了那些人畢竟也是信仰天主的歐洲白人啊!
“轟轟轟”
聖保祿堡壘上的葡萄牙人似乎也有點急了,開始用架在聖保祿堡壘上的十二磅炮猛轟底下的清軍了。
可是這些炮彈卻好像“瞎”了一樣,全都打高了,從清軍的壕溝上頭飛了過去,沒有一發落進壕溝或是炮坑裡面,倒是有一兩發炮彈擊中了那些位於炮坑後面,用填了泥土的麻袋壘成的炮壘。可是炮彈擊打在“土袋”上,卻彷彿什麼效果都沒有!最多就是打穿進去,再擊飛幾個土袋,就沒有然後了。
清軍似乎已經不是第一次被這種“撓癢癢”一樣的炮擊打擾了,所以表現得一點都不驚慌,依舊不緊不慢地繼續往前方的炮坑當中輸送彈藥。
而在壕溝中、炮坑中、炮兵掩體後面待命的清軍,以及列在望廈山北面的少量騎兵,也都表現得非常沉著。
整個戰場上的清軍,都表現得好像是一支真正的精銳!
就在三個殖民者在心裡面重新評價清軍戰鬥力的時候,守在這個臨時前敵指揮所內的衛兵突然張開喉嚨呼喊了一聲:“校長到!”
校長?
這三個殖民者都稍微懂一些漢語,但他們實在想不起來“校長”是個什麼官?於是就一起往指揮所的入口看去,就看見一個官帽上鑲著青色頂子的高大官員而且非常年輕的官員在一群親兵的簇擁下走了進來。
原來校長是四品官也不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