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帥,”羅文藻笑道,“如此說來,您完全可以代表西王殿下了?”
吳三畏道:“本官當然可以代表家兄,就如羅主持你可以代表羅馬教廷法王,如同施軍門可以代表弗朗機葡國大王一樣!”
聽吳三畏這麼一說,羅文藻也有點心虛他可代表不了羅馬法王克萊門十世,因為他根本不是澳門主教,他只是個代理。
想到這裡,他就用葡萄牙語對施波治“施軍門”說:“總督,他應該是真正的吳三畏.西王吳三桂的兄弟!”
施波治一聽這話,馬上站起身給吳三畏鞠了一躬,然後鄭重地用拉丁文說:“未來中國皇帝的弟弟,我代表葡萄牙國王陛下向您表示最真誠的敬意,並且希望在未來,當韃靼朝廷被您和您的兄長所建立的朝廷取代時,葡萄牙王國和中國之間可以進行完全自由的貿易希望天主教會,也可以自由地在中國傳播主的福音。”
“宣帥,”周述節也懂葡萄牙語,馬上將施波治的話翻譯成了漢話,“這個洋軍門稱您是皇帝的弟弟,還代表葡國大王向您請安,還希望西王當了天下主後葡國商人可以在咱中國自由來去做買賣,還希望天主教會將來可以在咱中國自由化緣忽悠人。”
一旁的何天然插話道:“自由買賣和自由化緣當然都是可以的,不過得先簽訂一個條約.得規定葡國和羅馬教會要怎麼幫助咱大明反對韃虜!
還得寫明瞭葡國和羅馬教會賣我們多少火炮、火槍、火藥、戰船,給咱提供多少教頭,給咱提供多少清廷的情報將來咱大軍北伐的時候,葡國和羅馬教會又能提供多少戰船幫咱從海上運兵,直抵遼東的韃子老巢!
這些事兒如果不能白字黑字都寫好了咱們可不能把那個啥獨佔的自由貿易權和傳教權都交給他們!這好處可不能白給!”
吳三畏點點頭,“何總戎說得對.是得白紙黑字訂個約,有了條約,我王兄才能詔準啊!要不沒個條約,空口白話的怎麼算?而且這條約還得拿去給葡國大王和羅馬法王簽字畫押。”
他的話又被羅文藻翻譯成了葡萄牙語,施波治本來就想和吳三畏籤個條約沒個條約,他也不能向上邊報功啊!
總不能說和吳三桂的兄弟一起在關二爺和耶穌爺像前賭咒發誓了吧?
想到這裡,施波治就對羅文藻道:“神甫,請您問一問他們,他們是否準備好了條約的草案?”
羅文藻於是就問:“宣帥、總戎,伱們準備籤個什麼樣的約?可準備了草案?”
“都準備好了!”吳三畏笑著對周述節道,“周通事,把條約草案拿給羅主持看吧!如果施軍門和羅主持都沒有異議那咱們就先草簽一下。”
“是!”
條約當然已經準備好了!
而且還非常正式,一式兩份,都已經寫在卷軸上了,而且還留下了書寫拉丁文版條約文字的地方。
至於條約的內容,那也是相當縝密而且合理的。
主要就是兩三大部分,一部分是目前可以立即達成的交易——主要就是採購軍火、僱傭教官。
吳三畏這邊希望可以馬上得到一批紅衣大炮、重型火槍、馬匹和火藥,還希望得到炮術教官,並且願意支付絲綢和白糖作為報酬。
第二部分則是大明西王方面對羅馬教會、葡國長期合作的要求——主要就是長期的軍火合同,透過南懷仁等傳教士獲取清廷的情報,以及在將來僱傭葡萄牙水師幫助運送西王吳三桂的陸軍走海路北上直抵遼東、燕雲!
第三部分則是大明西王在北伐勝利後,可以給予羅馬教會、葡國兩方面的回報.包括短期的金錢和長期的貿易、傳教特權。
總之,這份條約的草案看上去是非常合理的!簡直就是葡萄牙人和天主教會夢寐以求的!
而只要這份條約文字被草簽之後送到北京,擺在康熙的案頭,南懷仁大概就要掉腦袋了!
而收回濠澳葡萄牙據點的聖旨,大概也會很快送到王輔臣、尚可喜和朱國治這邊了.
當何天然帶著葡萄牙澳門總督施波治和天主教澳門代理主教羅文藻草簽的《香島條約》草案,抵達肇慶的時候,這一切的幕後黑手王忠孝正忙著辦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