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辮子當奴才的可不敢隨便剪了去!
不過即便每天晚上都去大佛寺裡面修行,尚可喜還是不可避免的失眠了,經常整宿整宿睡不著,而且胃口也大不如前,人也瘦了體重可能都不足二百斤了!
這都是憂國憂民給憂的!
最開始時是擔心小皇帝誤會他和鰲拜的關係.他和鰲拜的關係其實也不是很熟,但怎麼也比吳三桂和鰲拜的關係要好太多了!
後來,削藩的風又起來了!
小皇帝又派了他兒子俺答公尚之信來廣州執掌藩務,搞“預備削藩”.這可把他給愁壞了!
雖然主子要削藩,他這個當奴才的就該乖乖聽話配合著削,但是他藩下有不少人可沒這覺悟削藩?削了藩去遼東喝“東北風”嗎?
況且,他們這二十萬人在廣東小皇帝不放心,到了遼東小皇帝憑什麼就放心了?
就因為東北距離北京比較近?
就因為歷史上從沒人自廣東起兵得天下,卻有遼、金、大清起自東北?
所以這“預備削藩”一開始,尚可喜手底下的人就分裂了,有些人主張服從朝廷,主動提出削藩,以爭取朝廷的優待讓他們去北京當奴才。
當然了,北京城可容不下二十萬尚藩奴才,所以主動削藩必然要拋棄一部分同袍至於被拋棄的人是什麼下場,那可就不好說了。
而尚藩的大部分人,因為預感到自己“奴運將盡”,因此都主張和朝廷拼一下,得讓朝廷知道尚藩的骨氣——不為奴,勿寧死!
而這兩夥人,又分別聚攏在了尚之信和尚之孝這兩“大孝子”周圍.其中一直伺候在尚可喜身邊,頗得尚可喜寵愛的尚之孝主張“爭取優待”。而從北京過來配合朝廷的尚之信不知怎麼回事,居然主張“不為奴,勿寧死”!
而到了康熙十年末,讓尚可喜發愁的事情又多了一個.吳三桂反了!而且“反勢良好”,都把嶽樂的八旗天兵砍死了好幾萬,北京那邊都“滿城白”了!
瞧這架勢,姓吳的是要當皇上了?
這下廣州城內的這夥尚藩奴才之間就鬥得更兇了.因為現在朝廷暫時不會削藩了,所以他們就分成了“忠清”和“自保”兩派。
其中尚之孝為首一派主張盡忠朝廷,和王輔臣一起出兵攻打孫延齡打吳三桂是不敢的,只敢打孫延齡。
而以尚之信為首的一派,則主張西南互保,要和孫延齡、耿精忠、王輔臣一起聯合自保.
反正這兩夥人怎麼都說不到一起,這段時間天天在尚可喜跟前爭論,而尚可喜的視力又越來越差,連美女的身材都看不清了,只好用手摸,這心情當然就越來越鬱悶,甚至都懶得回家,乾脆就住在大佛寺裡面躲清靜了。
不過他想躲著麻煩,可麻煩卻會自己找上門來!
這一天,尚可喜正在兩個“帶發尼姑”的陪伴下,在大佛寺裡面一間僻靜的禪房裡面念“南無阿彌陀佛”和“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時候,耳邊突然傳來了尚之信、尚之孝的聲音。
“阿瑪,不好了!”
這是俺答公在嚷嚷他阿瑪本來還好,現在是越來越不好了!尚可喜壓根不想理這個倒黴孩子,所以繼續念他的經。
“阿瑪.鰲拜來了!”
這是尚之孝這個“大孝子”氣急敗壞的聲音。
“鰲拜.鰲施主來了?”尚可喜剛自言自語到這裡,一下就跳起來了,馬上就眨巴著快要瞎掉的兩隻眼睛大呼小叫,“鰲拜?鰲拜在哪裡?來人吶,快護駕,鰲拜要來殺本王了!”
不過沒有人來護駕,倒是有隻很有力的大手一把掐住了尚可喜的左臂,然後是尚之信的聲音:“阿瑪,你別怕,鰲拜還沒進大佛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