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縣、縣丞、主簿、典史都是最基層的官員,他們掌握著大清朝的基層政權,直接統治者底下的老百姓。
別看王輔臣的兩廣總督好像很厲害,但他這個總督是沒有直轄的地盤和民眾的
而沒有直轄的地盤和民眾,王輔臣就沒有辦法進行根據地建設,沒有根據地.他的這個總督一旦脫離了大清朝,那所能依靠的就只有手裡的軍隊。
王忠孝一早就動了透過走吏部銓選的路子,儘可能把自己能控制的官員派去兩廣當知縣的心思.不過這條路子的侷限性很大,沒辦法讓王忠孝真正的心腹死黨直接當上知縣,因為他的那些心腹死黨大多都沒資格參加銓選。
現在康麻子為了籌集軍費直接賣官了,這可就好辦了!
賈漢復聽見王忠孝的問題,笑著搖搖頭道:“賢侄,你對咱大清的地方官制還是不大瞭解咱大清每個縣都有一個知縣,但是縣丞、主簿、典史這些貳佐官是很少的,大部分縣都沒有縣丞、主簿、典史,全縣就一個知縣。”
清朝的官在需要的地方其實是很少的!
不僅縣裡面沒有什麼貳佐官,就是到了府一級,甚至是巡撫衙門和總督衙門裡頭,也一樣沒什麼貳佐官堂堂的總督、巡撫,如果不算標兵裡面的武官,都是光桿,整個衙門就一個總督或巡撫是有“編”的!
在大清想要“考編”,那真是難如登天,除非是旗人。
王忠孝若有所思道:“那我就得多買些廣東、廣西的知縣了!不管是實缺的還是候補的,有一個算一個,最好都買下來!”
賈漢復摸著自己的白鬍子,眯著眼睛瞅了眼王忠孝,琢磨了一會兒,才道:“賢侄,你要有錢有人還可以把候補知府、候補道都買下來!到時候你爹可以讓候補知府、候補道去署理知縣。”
“署理?”王忠孝眼前一亮,“對啊,正印知縣得吏部批准,署理知縣只需要督撫委派.只是署理必須是高官低就,若能多買一些候補知府,就能讓他們去署理縣政了。”
賈漢復笑道:“賢侄,老夫再教你個竅門每個省雖然都有一大堆候選的縣官,但是當督撫的,也一定會扣下一些知縣的缺給自己人去署理。這麼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實際控制一些地盤;二是可以讓官缺變得更加緊俏;三.則是可以讓督撫衙門裡面多一些跑腿辦差的候補官!這些候補官不用給錢,可以白白使喚,用他們還能省下請師爺的銀子。”
這個賈大清官可不是什麼好上司他在任上不使勁兒撈,自然就請不起足夠數量的師爺——巡撫衙門相當於後世的省政府,再精兵簡政,這個省政府裡面也不能只有一個高官吧?這工作怎麼開展?所以大清的巡撫們就得自掏腰包請一大批師爺幫助辦事兒。而在省候選的官就是巡撫(總督)們的“官白勞”,也就是在“省政府”白當差,不給工資。
所以在大清朝,那些個封疆大吏如果不多貪一點,他們是沒有辦法開展工作的
好在王輔臣、王忠孝這對父子,都是為國為民的大貪官!
他們不僅有錢請師爺,而且還有錢給自己的至愛親朋買官!
想到這裡,王忠孝就笑著對賈漢復說:“賈世伯,我跟您商量個事兒!”
“什麼事兒?”
王忠孝道:“晚輩想多買一些知府、知縣.但是我一個人做不過來,想請您老的四位公子幫一下忙,幫我去做這個官!”
“阿瑪,這忙咱得幫!”
“對啊!都是自己人.”
“咱們哥幾個閒著也是閒著,去廣東當個知縣也挺好!”
“比去當八旗兵送死強多了!”
賈漢復的四個兒子果然都是熱心腸,全都想要給王忠孝幫忙了。
賈漢復笑著點點頭,“既然老夫的這四個犬子都想去廣東當官,那老夫也不攔著了.不過老夫要提醒世凱賢侄你一下,這官可不會太便宜的.你得備足了銀子才能去掃貨!”
王忠孝笑道:“您老放心,我有的是銀子!”
賈漢復又對王吉貞道:“你也去買個官吧不要再買廣東的了,父子三人都在同省為官不妥。還是買個陝西的知府,回頭跟著老夫一起去陝西赴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