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年,七月初一。
這是農曆七月,換成後世的公曆已經是八月了。康熙年的天氣比較涼,七月流火的季節,位於北方的大清帝都的氣候已經比較涼爽了。可夏季的溼潤還沒有散去,秋季的風沙還沒刮起來,這大概就是一年當中最舒適的時節了。
但是和往年的七月份不同,今年七月的北京,多少有些清冷畢竟有那麼多的八旗子弟和他們的奴僕一塊兒出征去對付吳三桂了,光是三萬八旗新軍的鎮就拉走了三萬八旗正丁和包衣人,再加正丁和包衣人的家奴,北京內城裡面的男丁一下就減少八萬左右!
現在的北京可不是後世那個人口一兩千萬的大都市,如今北京內城外城的人口加一塊也就七八十萬,走了八萬那就少了一成。而且還都是消費能力很強的旗人正丁、包衣人和他們的家奴。連八大胡同這些日子都蕭條了不少,青樓楚館都倒了一大批
不過北京內城裡頭那些送走了丈夫,獨自操持著家業的“八旗姐妹們”,這些日子倒還是挺高興的。雖然丈夫暫時不在身邊,但是生活很有奔頭啊!
只要他們的丈夫在平吳三桂的時候立個功,回來不就有更好的差事和世職了嗎?即便沒有立多大的功,皇上還是會給一份厚賞的。
這大清.畢竟是他們八旗的,皇上再怎麼也不會虧待自己人的!
至於打敗仗.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滿北京城的“八旗姐妹”,這段時間都在滿心歡喜地等著他們的丈夫得勝歸來。其中也包括大豆腐巷王家宅裡的那一對“異父異母”的姐妹花吳小菟和楊小環。
小菟、小環這兩姐妹一前一後,升級當了母親。小環是五月底生產的,提王忠孝生了王秀全,而小菟則是六月初六.就是大觀鎮大戰開始的那天生產的,生下了王秀清!
兩人都生了兒子,一個秀全,一個秀清,有這兩個小娃娃的加持,大清的國運又得跌不少。所以吳小菟覺著自己很快就要當公主了!
楊小環雖然當不了公主,但是她家也是大明覆國的功臣或是吳家天下的開國功臣,將來論功行賞,少則封侯,多則甚至可以封到國公!
因此,她這個小老婆未來的身份也底不了,封個一品夫人都是有可能的。而她的兒子秀全看上去又是一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的好面相,將來一準有前途。
另外,楊小環的妹子楊小彌,就是那個冒了葉赫那拉氏另戶人的蘭兒,前些日子也給福全生了個女兒雖然不是兒子,但是福全還是喜歡得不行,又給小彌在北京城內鑲藍旗的地面上搞了個小四合院。
院子是不大,但那是城內的宅子,而且距離大豆腐巷也不遠,也就方便小彌沒事兒來小環這裡串門了。
和嫁給了王忠孝的楊小環不一樣,楊小彌並不知道自家哥哥的盤算——她還以為自己是哥哥用來巴結裕王福全的工具.畢竟楊家的那些買賣,沒有個大大的後臺是不行的。
所以,今兒她來大豆腐巷串門的時候,還拿自己得寵於福全的事兒好一陣顯擺。
“裕王可說了,如果我能認了明相當乾爹,他就幫我辦個側福晉!”
說到能當側福晉,正抱著王秀全哄著玩的楊小彌就笑靨如花,好不開心,笑了一會兒又對自己的親姐姐說:“小環姐,我還跟王爺提了大頭哥的事兒。”
“哦?”楊小環一蹙秀眉,她知道自己這妹子的性情有點“水”.
剛剛把自己的兒子王秀清哄睡了的吳小菟則笑著問:“蘭兒妹子,你和王爺說了什麼?”
“當然是早點把大頭哥調回直隸了,”楊小彌說,“雲南的總兵有什麼好當的?”
“那王爺是怎麼說的?”吳小菟又問。
楊小彌好像表功勞一樣拍了拍自己頗為壯觀的胸脯,“王爺當然聽我的,他說等雲南那邊平定了,就調大頭哥去當天津總兵。天津雖然比不得北京繁華,但是比雲南可強多了,而且我們楊家在天津熟人可多了,大頭哥的總兵一定當得舒心。”
小環只是苦苦一笑,她這妹子人是不壞的,心腸挺熱的.只是知道的事情不多。
她正想著該怎麼和楊小彌說,讓她少管閒事兒的時候,門外頭忽然傳來了大管家李輔漢的聲音:“二公子,您您是二公子嗎?您怎麼回來了?”
二公子?
正在院子裡面一邊乘涼、聊天,一邊看孩子的三個女人都是一愣。
李輔漢管王吉貞叫“大公子”,管王忠孝叫“二公子”.難道是王忠孝回北京了?應該不會吧?前一陣子王忠孝還寫信說就要往雲南去了,怎麼轉眼就會北京了?
三個女人剛想到這裡,垂花門外就想起來王忠孝有點沙啞的聲音:“二叔,我回來公幹的出大事了!我這是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從四川回來的,三千多里地走了六天這一路好趕!”
原來王忠孝和費揚古是用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從四川一路趕回北京的!也就是他倆的身子骨夠結實,都跟鐵釘一樣的,要不然累也累死了。
不過即便王忠孝這樣的猛男,這一路折騰下來,人也受了好幾圈,已經從個壯漢變成了瘦長條了,皮也曬得有點黑了,眼眶都凹了些下去,嘴唇和下巴上還鑽出了許多沒有經過修剪的鬍子。陪著他一塊兒回來的王雷勇就更慘了,折騰得又黑又瘦,都快要撐不住,被王家的兩個僕人一邊一個,扶著去休息了。
王忠孝又說:“二叔,給我和大雷(王雷勇)弄點吃喝,再燒點洗澡水,我待會兒還要進宮見皇上呢!你聞聞,我都臭了.回頭燻著皇上可不行。
對了,秀全、秀清都在嗎?我還沒見過他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