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楊起隆、常明月這些藉著羅教香堂為掩護搞反清復明的前朝遺忠的基礎都在運河上——歷史上的漕幫、清幫,大約就是他們的徒子徒孫。
至於陳永華這個“洪門祖師爺”,乾脆就是海賊出身,搞走私那是熟門熟路!
所以依託漕運和海上走私發展天地會的經濟組織,既可以拉人頭,又能賺到錢,可謂是一句兩得。
而第三類附屬組織可就厲害了,叫做“大明行朝廷”!
就是一個到處溜達的臨時的大明朝廷!
“什麼?要開朝廷了?王軍師,是不是太急了一點?”
“就是啊,王軍師,咱們現在連一塊地盤都沒有,怎麼就開朝廷了?”
“是啊,王軍師,大明太祖皇帝當年用得上‘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咱們現在就開朝廷會不會目標太大了?”
王忠孝剛一提出開朝廷的建議,馬上就有與會的天地會會員提出不同意見了。
王忠孝笑著看了眼天地會名義上的一把手,朱三太子朱慈炯,發現這位臉上已經浮出了那麼一些期待的表情了。這位好像是有點“血脈覺醒”了,對於反清復明的事業明顯有興趣了。
“朱總舵主,您怎麼看?”王忠孝乾脆把皮球踢給了朱慈炯——根據王忠孝提出的建議,以後大家在組織裡面不要稱呼字號,更不要直呼其名,而是一律用姓氏加上在天地會職務。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部分組織被官府破獲的情況下,天地會的高層不容易暴露。
所以在天地會的檔案上,今兒在座的各位就是朱總舵主、王軍師、陳副舵主、王香主、吳香主、常香主等等的。
“開個朝廷其實也挺好的,”朱三太子笑道,“扯個虎皮當大旗嘛!咱們要反清復明,那就得和各方豪強打交道。如果咱們不辦個朝廷,那咱們手裡的大義名分要怎麼用?總不能封吳三桂當個什麼天地會分舵主吧?至於沒有地盤.這也沒什麼,想當年漢獻帝不也沒地盤嗎?他不也有個東漢朝廷?要不我就來個明獻帝?”
行啊!
王忠孝點了點頭,心說:伱個朱三太子行啊!已經知道當獻帝有多香了吧?
想到這裡,王忠孝又看看陳永華從蘇州知府衙門“撿”來的那個吳元益——這貨也是個有氣運的,明明是跟假朱三太子混的,結果糊里糊塗就被真朱三太子撿了去參加革命了!
“吳香主,”王忠孝喊著吳元益在天地會里面的職務,“如果咱們給平西王封個名分,你說他會接受嗎?”
“會!”吳元益點點頭,“王爺就缺一個喊得響的大義名分!他老人家又是衝冠一怒為紅顏,又是弒殺永曆爺,名聲早就頂風臭十里了。如果他打自己的招牌反,天下恐怕沒多少人肯跟。如果有個朱三太子給他封個名分,那他就名正言順了。”
“對啊!”王忠孝一拍桌子,“我們現在搞個行朝廷就是為了給天下志在反清的擁兵之將發大義名分的!至於將來朱總舵主是當明獻帝還是明光武,以後再說就是了。”
朱慈炯連連點頭:“對對對,只要有利於反清復明,當獻帝當光武都一樣!”
獻帝也是皇帝再怎麼都是錦衣玉食外加小老婆成群結隊的!
最後就算被篡了,那也有不小的可能會保住小命。
對於現在的朱三太子而言,這買賣絕對不虧!
“總舵主說得有道理!”陳永華也點頭了,“只要有利於平西王起兵,成立個行朝廷又何妨?”
“我也同意!”常明月現在很聽陳永華的兩個人的關係越來越好了,這時候也笑吟吟表態了。
“那我也同意了!”
“額也贊同!”
“額覺得這樣挺好”
越來越多的人投了贊成票,很快他們就幹成了一件前無古人的大事兒——表決成立了一個臨時朝廷!
當然了,這個朝廷的頭頭不是皇上.啥都沒有就當皇上也太兒戲了,所以王忠孝就提出讓朱慈炯先用“監國”的名義。
已經當上了“臨時監國”的朱慈炯又和王忠孝打聽:“王軍師,你覺得咱們要封一個什麼樣的名分給平西王呢?”
“大家怎麼看?”王忠孝其實早就琢磨好了,但他不搞一言堂,所言先徵求“同志們”的意見。
“封個天下兵馬大元帥吧?”平西王藩下出身的吳元益馬上就提出建議了。
“沒啥新意,”王忠孝裝模作樣思考了一下,“咱們是新朝新氣象,還是想個新名號吧。”
“新名號?”陳永華問,“封個總理天下軍民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