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真朱三太子可以逃避清廷的追捕,還能讀書,還能娶妻生子,現在還能在餘姚開個私塾混日子,都是常明月和她爹這樣的明朝遺臣,以及張二十一等江湖義士的功勞。
現在大明覆闢有望了,他有機會當一個傀儡皇帝了,怎麼能不幹呢?
他要不幹,常明月、張二十一他們這夥人怎麼收回投資?
“好!”王士元終於下了決心,一咬牙道,“我幹.我朱慈炯的確欠了天下人一場起義,我還他們就是了。”他頓了一下,“不過我的家人什麼都不知道,你們能給他們安排一條活路嗎?”
陳永華一笑:“這好辦,明天我們一塊兒去餘姚縣衙找潘知縣,讓他照顧一下你的家眷就是了。”
王士元有點傻眼:“讓大清的知縣照顧我的家眷?這能行嗎?”
“怎麼不行?”陳永華笑道,“你現在也是大清的官兒,正八品候選縣丞,粘杆處行走.對了,我們還給你安排了個好親戚,說你是總統練兵大臣王輔臣的親戚。你是他的堂侄子,因為兵荒馬亂而失散,現在終於找著了,所以才給你安排了個粘杆處的差事。總統練兵大臣位高權重,而且他的公子王侍衛還是粘杆長、御前頭等侍衛,還是大學士明珠和兩江總督多隆的門生。有了這門好親戚,餘姚的潘知縣巴結你都來不及!”
江寧滿城,兩江總督衙門。
兩江總督的督標親兵們,在衙門口排列成了整齊的四列橫隊,舉著總督大臣的節旗。所有的親兵都是一身綠營大兵的裝束,其中大部分人都扛著長槍,持著刀牌,還有約三成的兵丁則揹著鳥槍,肅靜地站立。一個按著腰刀的青年武官,則在隊伍前面走來走去。
總督衙大門敞開。督署的幕僚,還有在兩江總督衙門候缺的“官白勞”都在門外人頭湧湧地等候著。兩江總督多隆、江寧將軍額楚、江蘇巡撫瑪祜、江南提督梁化鳳,還有幾天之前才帶著一千福建兵趕來的原任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則在這群幕僚和“官白勞”的簇擁下站在懸掛著“兩江總督部院”牌匾的大門下面。大門外面兩根高高豎起的旗杆上,多隆的帥旗和兩江總督的旗號,獵獵飄揚。
多隆看著比他當日在北京當隨印領班侍衛的時候又胖了一圈,站在那裡就跟個肉山似的,一張大臉胖得都出了雙下巴,這會兒笑得都合不攏嘴了,還一邊笑著一邊跟江蘇的瑪祜巡撫,江南的梁老提督,江寧的額將軍,還有剛從福建過來的施琅說著自己逐鰲拜的英雄事蹟,還不忘誇上王忠孝兩句。
“.我那徒兒可厲害了,你們可知他用什麼兵器算計那鰲拜老賊嗎?板磚!那鰲拜老賊小心得很,向來是穿著鎖子甲出入宮門的,尋常的刀劍傷他不得。如果要近戰擒拿他,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我那徒兒就想出了用磚頭砸人的損招.把個鰲拜砸了個頭破血流,慘叫著跑出了乾清門!”
聽多隆說到興頭上,江寧將軍額楚,江蘇巡撫瑪祜,還有那個曾經在崇明島打敗鄭成功,如今已經上了年紀的,走路都得拄拐的梁化鳳都應景似的笑了起來,不時還附和上幾句。只有長了一張大大的大餅臉,留著兩撇八字鬍,面板被海上的太陽曬得漆黑的施琅,此時面無表情,只是昂首挺胸立在在那裡,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就在多隆在那兒吹牛的時候,欽差大臣的車隊,已經逶迤進了江寧滿城。
這次的隊伍,那是異常的龐大。畢竟這趟差事的正差是康親王傑書,那可是大清“八大”王爺之一,世襲罔替的富貴,他排場怎麼能小?而且這一趟的主要差事還是護送靖南王世子耿精忠返回福建就藩。
這位世子爺的排場也挺大,他在北京當了多年的世子,養了一大群家臣、奴僕、和尚、老道——這傢伙好像挺喜歡算命測字的,一路上都和一個姓黎的道人、一個名叫喻仁英的書生在那裡不停地算有時候三個人還會因為算命問題而發生非常認真地爭吵,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王忠孝也帶著一大群人,他的兩位夫人“楊小菟”和楊小環,還有楊小環的母親金玉環也都藉口要到江南省親,一起跟了來——實際上也的確是省親,楊起隆的姨娘金玉環是定王朱慈炯的奶孃,這回是來認真朱三太子的。而“楊小菟”(吳小菟)則是來認“吳阿珂”的,阿珂啊!如果真的嫁給那個王永康了,怎麼都得救一救吧?
除了“楊小菟”、楊小環、金玉環還有伺候他們的丫鬟,王忠孝的隊伍當中還有何天然、餘海濤、王雷勇這三個親兵頭子和他們帶著的幾十個親兵(一部分是吳世珏給的,一部分是楊起隆的人,一部分是王輔臣給的)這一大群人,還有樂太醫、袁林靜和他們的隨從——其中袁林靜還要在蘇州開設瑞信堂江南分號,所以領著一大群夥計和押運銀子的保鏢。
另外,景川、張景科、朱詡、姜子翔、王勝明這五個“官白勞”也都帶著各自的家人、師爺、跟班、保鏢等一大堆人和王忠孝一起南下.當然了,這些跟著這五個候補知縣的人,大多是楊起隆的門人。前朝錦衣衛的傳人,現在又都吃上公門飯了!
這麼三大群人湊一塊兒,這隊伍的規模能小的了?
不過這一行人走得還挺快,正月十五吃完元宵才出門的,現在還不到五月,隊伍就已經到了江寧,真是“夠快”的!
王忠孝琢磨著,就這麼個速度,等完事返回北京,一年時間可就差不多了!
這也難怪那群倒黴的“官白勞”在中進士後平均候選時長可以長達八年.不過就這種辦事效率,什麼時候才能把大清給“終”沒了呢?
正想著“終”大清的事兒,這支龐大的隊伍就到了兩江總督部院之外,通傳的聲音剛剛想起,指揮總督標兵的武官就大聲下令:“升炮,掌號!”
然後就聽見“嗚咽”的軍號和“蓬蓬蓬蓬”的七聲抬炮接連響起。督署外頭等候的官員們,包括兩江總督多隆在內,全都嘩啦啦的打著馬蹄袖子:“臣(奴才)等恭請聖安,參見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代表皇上的,迎接的禮數可大著呢!
康親王傑書從馬上跳下,動作非常利索,一看就知道是經常騎馬的。耿精忠也不錯,一樣是從馬背上躍下。然後就看見兩人的戈什哈簇擁上去,像眾星拱月一樣,簇擁著他們就向兩江總督衙門的大門走去,真有個威風勁兒。
王忠孝的馬術比傑書和耿精忠好多了,不過他也不出這個風頭,只是輕輕從馬上下來,然後又去攙扶那位上了年紀大樂神醫——這位樂神醫名顯升,祖上在永樂年間就來北京行醫了,傳到“顯”字輩算是發達了,不僅有好幾位當了御醫,而且還開了個同仁藥室,那可是同仁堂的前身啊!
這一路,王忠孝已經和這位要麼藥到病除,要麼就藥到命除的神醫混成了忘年交。而這位神醫則經常往楊小環她娘金玉環那裡湊.那金玉環今年不過四十多歲,平素保養得不錯,正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的時候。這一路上和樂神醫好一陣勾搭,都快把這老爺子的魂給勾走了。
王忠孝倒是很樂意促成好事兒的,這會兒正想和樂神醫說兩句鼓勵老爺子去追求幸福的話的時候,康親王傑書已經大步行走到了行庭參禮的官兒們面前,揚著臉大聲回答:“聖躬安!”
行參庭禮的官員們紛紛起身,多隆等人則上前去和傑書、耿精忠招呼寒暄。那多隆早就瞧見王忠孝了,和傑書、耿精忠寒暄了幾句,就大聲招呼王忠孝道:“大頭,快過來,可想死為師了!哈哈哈”
聽見多隆在叫自己,王忠孝只好先去拜見,走到多隆跟前,行了個打千禮,多隆則攙了他一把,然後又指著邊上的施琅對王忠孝道:“世凱,這是施尊侯,原來的福建水師提督,即將上任的練兵大臣,是你阿瑪的副手!”
看著多隆手指的施琅,王忠孝心裡頭就是咯噔一下,這個施琅也太勤勉了吧?那麼快就從福建趕來了,那他的一千福建兵應該也到江蘇了吧?等蘇州那邊鬧起來,他會不會去搶著鎮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