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十幾條老閘船上都站滿了身著行褂,頭戴暖帽的壯漢,都在兩舷和船頭站著。他們都是大清朝鮮監國,北洋大臣,一等公楊起隆麾下的“北洋軍”(主力是直隸團練)!在福全垮臺後,便跟著楊起隆跑去了朝鮮,本來以為再沒機會回到中原,以後就只能老老實實幫著楊起隆奪了朝鮮王位,然後世世代代當朝鮮新兩班了。
沒想到他們的主公楊起隆在聽說了恭親王常寧扒了黃河大壩,自己的妹子楊小彌又跟著康熙一起親征去了山東之後,馬上調集軍隊等上北洋水師的老閘船,離開了他在朝鮮的老營江華島,然後一路向西,駛到了天津港。
楊起隆和施琅,現在都站在一艘排水量近1000噸的大型老閘船的船艏,望著不遠處燈火闌珊的天津大沽商市。
這座商市其實就是楊起隆和施琅一起建立的,當年也一度繁華,可惜在楊起隆、施琅遠遁朝鮮之後,商市的精華——瑞信堂總部,就被他們給帶走了。在這之後,北洋的商業中心逐步轉向了楊起隆的新總部江華島,天津大沽商市也就一直是個不死不活的狀態了。
不過在楊起隆心中,最好的永遠都是天津江華島和天津相比,根本算不了什麼!至於那個位於日本九州的長崎商港,更是化外之地,不值一提。
所以楊起隆這兩年乍看起來,紛紛準備當朝鮮國王了,甚至還想要經略日本國,今年夏天的時候還派出自己的心腹鄭得勝率領幾艘老閘船從蝦夷島出發去考察新大陸了還宣稱要在新大陸建立一個“新天津”!但是他心裡頭,卻無時無刻不在等待著重返舊天津的機會!
而為了能讓自己在重返舊天津的時候可以無驚無險地登陸,他還花了不少代價,又走了妹子楊小彌的路子,把自己的把兄弟趙良棟安排在了天津總兵的位子上
雖然有趙良棟接應,但是楊起隆的心臟還是提到了嗓子眼兒!
因為大沽口這邊可是大清的海防重鎮,築有大沽口南北兩炮臺。
楊起隆的這二十幾條老閘船,現在就正從大沽口南北兩炮臺的炮口之下透過如果趙良棟那小子收了銀子和女人不辦事兒,楊起隆帶來的10000北洋軍和這些老閘船,可就都懸了。
這個時候,楊起隆和施琅所在的這條老閘船已經靠近了大沽口的碼頭,而碼頭上的人似乎也看見有船隻馬上就要靠上來了,為了給船隻照明,一口氣點亮了十幾只白紙糊的大燈籠。
藉著燈籠放出的光線,施琅遠遠地就瞧見了趙良棟的那張看上去非常忠誠的國字臉!
“看見趙擎之了!”施琅大鬆口氣,笑著對楊起隆道,“公爺,看來您的銀子沒白花啊!”
楊起隆哈哈笑道:“趙擎之可是咱們的趙大哥啊,一準錯不了尊侯,趕緊把船靠上去,我可得好好和趙大哥敘敘舊!”
“好累,我親自去操船,保管停得穩穩當當。”施琅也是一臉興奮,大步流星就向船艉的舵輪處跑去。
黑燈瞎火的靠岸可不容易,好在他施琅就有這手藝。而且他也等不及和趙良棟敘舊了受限於運力有限,楊起隆這次就帶來了10000新軍,區區兩個旅的兵力。
靠這點兵力想要拿天津入北京可不大容易除非得到天津總兵趙良棟和九門提督張勇的支援!
“擎之大哥,有皇后的訊息嗎?”
趙良棟已經上了楊起隆的船,還和楊起隆、施琅一起鑽進了艙房,開始挑燈夜談了。
楊起隆也不見外,開門見山就問起了皇后楊小彌的情況。
趙良棟搖搖頭:“沒有確切的訊息,說是和康熙一起御駕親征了。但是卻有些日子沒有露面了.只怕被康熙給圈起來了!”
楊起隆哼了一聲:“忘恩負義的麻子!”
施琅也在邊上附和:“就是.要不是小彌和三弟幫他,他西征的這些日子,大清的盤子早崩了!”
趙良棟看著一臉義憤的楊起隆說:“三弟.皇上已經知道你把裕王存著的1000萬兩都交給代表裕王來取錢的法國人了!”
楊起隆兩手一攤:“我能不給嗎?我要不給,瑞信堂還不擠兌了?”
施琅點點頭:“就是!瑞信堂就是做這個買賣的!”
趙良棟苦笑道:“皇上可不這麼想三弟,現在皇上也不知道是恭親王扒了黃河桃園口大壩,李中山大軍的糧道被淹,搞不好要退兵了,他一退兵,皇后恐怕就要被廢了!”
“啪”的一聲,楊起隆一巴掌就拍桌子上了,“他敢!而且李中山沒那麼好對付!”
施琅皺著眉頭:“糧道都淹了,李中山還能怎麼辦?”
“怎麼辦?”楊起隆冷笑,“因糧於敵啊李中山可不僅有80萬大軍,他還有兩萬萬軍費!而且還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