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北岸大壩的南邊,當然是氾濫的滔滔黃河水了!
黃河桃園口一帶的堤壩已經給黃河水衝出了一道好幾裡寬的破口了,從上游奔騰而來的黃河水就這寬闊的破口洶湧而出,衝向地處的原野,將桃園口附近所有的村莊、樹林、良田,甚至桃園關的土城樓都衝得沒了蹤影。極目望去,就只有浩瀚的黃色汪洋!
康熙皇帝的麻臉上堆滿了假慈悲,看著一望無際的黃水,只是不停搖頭,還不住嘆氣:“真是波濤如怒,大好中原都淹了水,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好嘛,都做上詞了!還真是“悲天憫人”啊!
不知道真相的,還以為這黃河大壩不是他命人掘的呢!
康熙皇帝做完詞,就回頭看了一眼臉色難看的好像剛死了親爹一樣的常寧,用責備的語氣說:“老五,朕知道你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保大清,保住咱旗人的江山
可是,可是.你這麼一搞,可就苦了黃河以南的百姓了!
這麼大的水,不知道要淹死多少生民朕,實在不忍啊!嗚嗚”
說著還哭上了
看著康熙一副貓哭耗子假慈悲的嘴臉,常寧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他這個恭親王也算是見多識廣,也見過不少不要臉的,但從沒見過不要臉到康熙這種程度的!
明明是自己乾的壞事兒,卻要栽贓給親兄弟,自己還要裝好人!
他常寧怎麼就那麼命苦?攤上這麼一個親哥哥?
“皇上,您就別難過了……為了您的大清和我家的大周。就,唉,就苦一苦百姓吧!這罵名……就由恭王擔著!”
吳三桂的便宜弟弟,剛剛升了韓王的“皇叔祖”吳三畏也不知道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
反正他就是一邊安慰康熙,還一邊陰陽怪氣地說什麼“罵名就有恭王擔著”……
康熙回頭看了一眼一臉委屈的弟弟……還是惡狠狠的看!
常寧也是一哆嗦,趕緊表態道:“皇叔祖說的沒錯,皇上,現在的局面也只好苦一苦百姓了,罵名就由我來擔吧!”
常寧這話也就等於承認了掘開桃園口大壩的就是他!
而且還是當著大周、大清兩國皇叔祖吳三畏(康熙是吳玄燁嘛!)和一票大清諸侯的面說的。
這下別說跳進黃河,就算跳進黃海也洗不乾淨了!
康熙總算滿意了,扭頭對吳三畏說:“皇叔祖,常寧這事幹的雖然有點傷天害理……但是這大水往徐州和淮河方向一淹,李中山的北伐軍的糧道可就變成沼澤,徹底走不通了。
這打仗也是打後勤啊!李中山的糧道都斷了,他還拿什麼打?就算他有80萬大軍又如何?兵無糧自潰……咱們只要能再堅持一陣子,別讓他在山東的地面上搶到糧食。那他就算是諸葛孔明再生,最後也只能糧盡退兵!”
康熙說這話的時候嗓門很大,不僅吳三畏能聽得清楚,後頭跟著的一票大清諸侯也都聽得清清楚楚。
現在大家都知道康熙皇帝在打什麼主意了?
他這是要效仿司馬仲達,讓李中山去當諸葛孔明……打的就是一個“兵糧戰”,把李中山逼到糧盡,就算勝利了!
吳三畏聽了這些話,也連連點頭道:“皇上,你說的對!黃河水一淹,李中山的糧食肯定是運不上來了。他現在能指望的,就是因糧於敵。”
吳老頭也提高了嗓門兒:“皇上,您放心好了……我大周君臣也是人人精通三國的。是深知道大周大清互為唇齒,只有抱起團來,才能抗住大明。要不然兩家都得完!”
他的這番話,也是說給那些大清諸侯聽的!
吳三畏也得給這幫諸侯吃個定心丸呢,讓他們都跟著康熙去當肉盾,消耗大明北伐軍。
不過光是這番表態,康熙還是不大滿意的。
這位滿臉都是傷感的麻子帝又進一步追問道:“皇叔祖,我皇叔秦王是怎麼打算的?”
“皇上,您放心吧。”吳三畏道,“有恭王扒黃河這檔子事兒,丞相大人一定會發兵策應大清的。畢竟眼下就是一個後三國嘛!蜀漢還能看著東吳活活讓曹魏給滅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