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 第448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借!(求訂閱,求月票)

第448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借!(求訂閱,求月票) (第1/2頁)

李中正中將跟著周昌中將(之前寫成少將了,現在提一級)快步走進了大將軍李中山的都房。這段時間以來,他倆大概就是全大明最辛苦的人物了吧。

周昌和李中正現在分管大將軍府的左、右參軍司。其中周昌是左參軍司軍師,負責全國的軍令,同時負責擬訂北伐計劃並監管北伐計劃的執行。而李中正是右參軍司軍師,主要負責陸軍的招募、編制和訓練。現在的大明已經進入了戰時狀態,明軍跟吹了氣球一樣膨脹,但還是能保持相對良好的秩序,不至於手忙腳亂四處漏氣,這兩位大軍師真的付出了最大的心力。

經過持續一年多的擴充和訓練,現在南京大將軍府掌握的軍事力量,單以人數而論,已經高達一百萬!康熙那邊的五路大軍八十萬什麼的,真不知道有多少水分?而南京大將軍府的一百萬水陸大軍,那可是實實在在,一滴水分都擠不出來的。

而這一百萬大軍,不僅遍及大明境內各處,更有三支強大的遠征力量出現在美洲大陸、馬六甲和呂宋島。還有一支由60艘風帆戰艦組成的大洋艦隊現在不知道在哪兒?

另外,在西太平洋地區,大明還用少量的兵力控制了幾個關鍵據點,其中就包括已經變成朝日爭議領土的蝦夷島上的釧路城;在安南國廣南將軍的領地邊上依著南海的會安城;在原屬於真臘,現在被從安南出走的莫氏南圻將軍府控制的南圻城;在馬來半島北部的,被同樣從安南出來的武氏北大年總兵府控制的北大年城。

除了以上這些明面上就屬於大明帝國的武裝力量之外,大明大將軍府旗下還有三個掛靠或暗中控制的“軍事貿易公司”,分別是大明南洋貿易公司、大明粵海貿易公司和大蒙古東印度貿易公司。

這林林總總的武裝力量加一塊兒,百萬之眾那是隻多不少!

要協助李大將軍管好如此龐大的軍事資產,李中正和周昌這兩位大將軍府中最重要的軍事幕僚肩膀上的責任之重和壓力之大,都是空前的。

而在這兩人當中,周昌還是個“純軍師”,他只管根據李中山的指示領導左參軍司的一眾參軍制定作戰計劃,同時不斷派人下部隊到地方去督促檢查就行了。事情雖然又繁瑣又困難,但拿大主意的畢竟是李中山。但李中正的角色就不一樣了,他不僅是右軍師,還是實際上的“副大將軍”,是李中山“內定”的接班人。這個大明的大將軍錄尚書事可不是個世襲罔替的職位,而且李中山也不想搞世襲。

世襲了,還怎麼共和?他對於共和,那可是相當認真的。而且皇帝會被革命推翻,幕府將軍搞不定了一樣沒好下場。他連皇位都不稀罕,還會守著個破將軍傳給子孫?

所以他的兒子們以後確定的前途就是繼承他的爵位和財產,至於能在軍界、政壇走多遠,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在他看來,將來的將軍或是丞相之位,最好能在幾大家族之間轉一圈,大家都做做,最後再放開給其他人做。這樣大家就都是“將軍家”了,將來可以“將將相護”嘛!

而且這個“中山”傳“中正”,好像很合適吧?

當然看,這個“內定”指得是在李中山李大將軍的內心認定他可以接班,明面上李大將軍可什麼都沒說要是說了,那大將軍府裡邊很快就會有“兩個太陽”了!

因此李中山現在只是安排李中正在自己出徵北伐後,坐鎮南京,留後看家差不多就是夏侯惇“惇哥”在曹老闆那裡的地位,考慮到他是李中山的好三哥,哥倆好得連模樣都差不多,給個“惇哥”的地位也正常。

另外,李中山既然“內定”李中正接班了,那他平日承擔責任自然特別重,考驗也特別多,還有各種燙手的或得罪人的差事交給他去對付。

而眼下李中山馬上就要帶上大將軍府行轅前往徐州坐鎮指揮北伐大軍了,這個江南鬧倭寇的事兒,當然得讓李中正來應付了。

如果這點小事兒都對付不了,那這個班恐怕就不能給他接了

當李中正跟著周昌走進都房的時候,兼管錦衣衛的姚啟聖正一臉沉重的在跟李中山報告剛剛探聽到的大清和大周的軍情。

“.種種跡象都表明,尚淑英提供的那個‘一國守一城’的方略是假的!康熙的真實意圖,很可能分兵四到五路,集中數十萬兵力,與我在開封至徐州一線打一場大決戰!如果戰之不利,才有可能把‘一國守一城’的方略再撿起來。目前可以確定的是西班牙無敵艦隊和倭寇僱傭軍會承擔其中的一到兩路,自東南海口進犯,以威脅我江南膏腴之地,迫使我軍在蘇、浙、閩、粵沿海分兵把口,空耗兵力!”

李中山倒是氣定神閒得很,坐在椅子上面,低頭喝了一口茶,抬起頭剛想說段什麼,就聽見都房門口的衛兵響亮的口令聲和唱名聲。他又朝門口望去,就看見李中正、周昌已經快步走進了向他行禮了。

李中山淡淡地點了點頭:“老三,培公,你們來得正好,大家正好一起商量.”

李中正小心地問道:“二哥,商量什麼事情?是不是關於杭州灣外海發現西班牙無敵艦隊主力的事情?這次西班牙無敵艦隊應該帶來了日本僱傭軍吧?如果他們想要在杭州灣登陸,所選的登陸地點不是乍浦就是餘姚”他看了一眼周昌:“剛才培公和我談了沿海抗倭的難點,您不如先聽聽他的分析吧。”

李中山一擺手:“老三,我把大將軍府留守的差事給你了,東南沿海的防務,自然由你全權負責,熙止也會留在南京輔佐你的,這事兒你們商量著應付就是了。我現在就問你一個事兒,要不要給你多留點兵力?”

李中正搖搖頭:“不必了,二哥您手頭的兵力其實不大寬裕,咱們的大軍說是一百萬之眾,但是海軍佔了七八萬編制,大將軍府和八大總監司又佔去兩三萬人的編制,還有十省的提督、總兵、協臺、守備參將又佔去十多萬編制,湖廣、兩廣還要各留下一個軍團給咱爹和咱大哥,加上留給我的軍團.這就是五十萬之眾了!

再加上佈署在民丹島、呂宋島、琉球島、蝦夷島和美洲大陸的軍隊,差不多又是十萬。百萬之眾,最多就剩下四十萬可用了。”

還真是兵到用時方恨少啊!

百萬之兵發錢的時候可不得了.100萬呢!糧餉軍資,再加上隨軍民伕的消耗,等北伐大軍全面開動後,一個月1000萬兩的軍費看著都不夠,要打得富裕一點,那就是1200萬兩一個月。

可是真要能用在刀刃上,肯定是沒有四十萬的這四十萬大軍指的是渡過淮河,進入北方中原大地的明軍(不含民伕)人數!

如果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配置民伕,那麼北伐大軍的人數可以達到八十萬!

在淮北以北的兵家必爭之地徐州集結八十萬之眾.唔,優勢在我啊!

而這種1200萬兩一個月的仗,饒是手握江南、廣府兩個經濟中心的大明,其實也打不了多久。李中山在幾年前之所以選擇和大清、大週休戰,其實就是為了整頓內部,積攢軍費。

可是攢了好幾年,李中山卻連朱慈炯那個“債宗”早年欠下的那幾個千萬的“鉅債”都還沒還清呢,不僅沒還清,反而越還越多,已經從原本的五千萬“鉅債”還到現在都上億了。

當然了,這多出來的五千萬也不是因為朱慈炯這個皇上荒淫無度造成的,而是都花在正事兒上了,譬如大辦海軍,興辦造船廠、兵工廠、鐵礦、鐵廠,還有興修黃河、淮河、運河等“三河綜合治理工程”,修建“淮北、淮南灌溉工程”,沿海要塞海防大工,還有最近一年多的大擴軍、大練兵和軍資儲備.幾千萬兩銀子,就這麼花出去了!

而大軍一旦渡過淮河,進入前沿地區,往後的花費可就更加驚人了!

根據大將軍府和尚書省的共同編制的預算,從大軍跨過淮河開始直到北伐勝利,大明每個月單是在軍費上的花銷,就要準備1200萬.一年就是1億4400萬兩!打兩年,差不多就要花出去3個億!

而大將軍府和尚書省為了這次北伐大業所準備的軍費預算,也就是3個億!

也就是最多隻能打兩年,再多就沒有了。

而這3個億的軍費中的一半,也就是1億5000萬兩得依靠戰爭公債來籌集。加上這筆鉅債,等北伐勝利之後,大明的債臺就能搭到2億5000萬兩了.真正的債臺高築啊!

最新小說: 慘死後重生在七零,開局先刀養妹 穿書後和宿敵的CP爆了 穿到女男平等的世界後素人出道了 穿成反派攝政王的寵婢 穿成惡毒長姐的養娃攻略 道觀繼承人她穿書後在當召喚師 重生年代好年華 重生被阿姐搶走人生後,我樂了 金手指對我無效 魔姬今天也在撩漢[快穿]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 退婚後,太子他忽然對我圖謀不軌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