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山合上小院的月亮門,轉過身剛要往小樓內走去,小樓合著的門已經吱呀呀開啟了,門內走出一個穿著白色褙子,綠色比甲和一條綠色馬面裙,還略施了一些粉黛的美婦人,到了李中山跟前,就盈盈一跪:“奴家恭請大王金安。”
李中山笑著伸出右手,虛扶了這美婦人一把,笑道:“淑英,哪陣風把你給吹來了?”
這美婦人居然是大周平南公主,蒙古東印度貿易公司總管尚淑英。
尚淑英的蒙古東印度公司總管一職雖然是李中山安排的,但她卻是以大周公主和大清郡主的身份出任此職,而且正式推薦她出任總管的也是吳國貴——外人不知道內幕的,還以為他倆有什麼特別的交情呢!
而且尚淑英出任總管後,也沒有正式南下拜會過李中山,也沒公開說過什麼“區區殺父之仇,何足掛齒”的話.要不然她在大周、大清那邊就不好活動了。
不過私底下,她之前已經來南京向李中山負荊請罪過了,請罪之後,李中山就和她冰釋前嫌,坦誠相見了是相當坦誠啊!
在這之後,尚淑英就正式投靠了李中山,開始為李中山在大清境內蒐集情報了。
“大王,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裡邊請。”
尚淑英並沒有馬上回答李中山的問題,而且拉著他的胳膊進了小樓,隨後還把門窗給關嚴實了,接著又請李中山落座,還親手為李中山和自己倒了兩杯茶,然後才在李中山旁邊坐了下來。接下來,她就告訴了李中山一個驚人的訊息:“大王,奴家這次去北京,從恭親王府的一個很受信任的一等護衛那裡,花了大價錢,搞到了一份北清的作戰方略的抄件!”
“北清的作戰方略?”李中山一驚,“這也能搞到?真的假的?”
尚淑英道:“真假眼下還不能完全確認,但是有不少跡象還是可以驗證一二的。”
“哦,是嗎?”李中山問,“那作戰方略的抄件在那裡?”
尚淑英笑道:“這麼要緊的東西,奴家當然貼身帶著奴家這就取出來給王爺您看。”
說著她也不避開李中山,就當著他的面寬衣解帶,直到把褙子都脫了,上身只剩下一件貼身小衣時,才在褙子的內側一個小兜裡面取出了一個信封,然後雙手奉到了李中山跟前。
李中山掃了她一眼,然後笑著接過了信封,信封沒有封口,所以李中山很容易就取出了裡面的信紙,就是薄薄兩張,也不是什麼方略的格式,倒是一封奏章的底稿。瞧信中文字的口吻,彷彿是恭親王常寧給康熙上的摺子。
這“摺子”的內容,就是一個粗略的作戰計劃。該計劃的重點就是兩個,一是“借師助剿”.就是藉助西班牙人、荷蘭人、英格蘭人、葡萄牙人的力量對付大明!還提出了一個具體的辦法,便是倭寇戰術!
利用洋人的海上優勢輸送倭寇登上東南沿海搞破壞,吸引大明的陸軍主力分兵防守。
而第二個重點,則是誘敵深入,堅壁清野,一國守一城!具體來說,就是將明清決戰的主戰場擺在北京城周圍!
先誘敵深入,並在北直隸境內堅壁清野,讓明軍難以就地籌集補給。與此同時,再集中大清舉國之力守衛北京城。力爭讓明軍頓兵北京堅城之下,再用輕騎抄掠明軍後方糧道,使得明軍陷入攻城不拔,糧草耗盡的絕境。
同時,大明最富庶的東南沿海又被洋人和倭寇襲擊、破壞.李中山到時候就只能遺憾退兵。而在李中山退兵之後,大清再集結舉國之兵,隨後掩殺,痛打落水狗!
看完了這份奏摺底稿,李中山已經陷入了沉思。
這個計劃還是比較難對付的!
大明這次北伐如果想要取得較大的戰果,那就至少要推到北直隸長城一線,也就是說,得拿下北京城!
而且,康熙如果真的採用“一國守一城”的戰略,那李中山就沒有理由放棄殲滅大清主力的機會.殲滅了大清的主力,那就不是推到長城線,而是可以把東北和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也一起拿下。
西邊的周國,也會大為恐懼,最後可能會不戰而走中亞
想到這裡,李中山這才把目光轉向了已經穿戴整齊的尚淑英:“淑英,這真是康麻子的作戰方略?你剛才說可以驗證一二,又是怎麼回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