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路易十四似乎有些猶豫——他其實是“反封建”的!
對,身為國王的路易,其實是法蘭西反封建的旗手。
因為路易主張的是“朕即國家”,而“朕即國家”的意思其實是實行絕對君主制,也就是中央集權!這當然是反封建的。所以在路易統治下的法國,原本雄踞在地方上的貴族都弄到巴黎和凡爾賽,變成只能邀寵於國王的宮廷貴族,失去了直接控制基層的能量。當然也就失去了對抗王權、鎮壓民眾和分裂法國的能力。
所以路易十四、路易十五的王權也就漸漸失去了制衡,而路易十六在面對革命狂潮的時候,保王黨貴族們也幫不上太大的忙。
可以說,波旁王朝的崩潰,就是從路易十四的朕即國家開始的!
但事物總有兩面性,在路易十四推行朕即國家的政策後,法國地方的割據分裂勢力也被極大削弱了,以至於後來的法蘭西雖然歷經風雨,但依舊可以維持本土的統一。
而與之相對的,以保守溫和著稱的英國,在失去世界帝國後就走上了緩慢解體的道路.因為英國從來就沒有一個“朕即國家”的君主能將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威爾士融為一體。幸虧英國還有個由逆子晉升而來的美爹罩著,要不然想要一個體面解體都是奢求!
“陛下,”法蘭西的陸軍大臣盧福瓦侯爵已經看出了路易的心思,於是就對國王說,“我認為在美西帝國實行封建制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也是唯一的辦法。實際上我們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已經在新大陸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但是收效甚微,現在是時候改變了。建立美帝國以保護法蘭西大明間的商路正好是一個契機,未來一定會有許多繁榮的商業城鎮出現在密西西比河沿岸,那些商業城鎮不僅有繁榮的商業,還被富饒的平原包圍,還將會擁有極高的自治權,對於國內的胡格諾派一定會有極大的吸引力!”
“胡格諾派.”路易眼前一亮。
胡格諾派是法國的新教教派,該派受到加爾文宗的影響,反對天主教和國王,曾於1562年——1598年間與天主教派之間發生胡格諾戰爭,給法國造成極大的損失。後來開創了法國波旁王朝的亨利四世在1598年簽署南特敕令,保證了胡格諾派的信仰自由,並且保證不追究胡格諾派的戰爭責任,還允許胡格諾派信徒保留一百多座城堡,允許他們擁有軍隊和武器。
不過路易十四對於這個南特敕令是相當不滿意的——南特敕令給予胡格諾派的自由和朕即國家的權威是不相容的!如果任由胡格諾派做大,那麼將來的法國說不定會有分裂的一天。
所以在路易掌權後,胡格諾派的處境就越來越差,撤銷南特敕令似乎也是時間問題。
但是冊封一批不大聽話的胡格諾派信仰的貴族去新大陸當城主,讓這些貴族領著最堅定的信徒去新大陸替法國建立城市,保護商路,也不失為一個兩全之策。
“很好,就這麼辦!”路易點點頭,對賈國柱說,“大使先生,我已經原則上同意建立一個二元邦聯制的美帝國了.具體事宜,你和我的外交大臣、軍事大臣和財政大臣商量著辦吧!”
他又對克魯瓦西侯爵、盧福瓦侯爵和柯爾貝爾說:“你們三個現在就是新大陸發展委員會的委員了.我希望你們儘快和賈大使一起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最好能在這一次運到歐洲的瓷器、白糖、絲綢和香料賣完之前,先建立一條可以運營的商路。只要有了商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尊貴的先生們,荷蘭省和阿姆斯特丹市的議員們,只要我們遏制住了路易十四的野心,並且迫使東方的大明帝國遵守現行的國際貿易原則,一切就都會好起來的!”
“我們必須要打敗野心勃勃的路易十四和李大將軍,要不然我們在東印度群島的殖民地就將永無寧日你們想想,我們的人在香料島上吹著海風,吃著海鮮,監督著那裡的土著為荷蘭的繁榮生產香料,結果路易十四的艦隊就來了!那些強盜搶走了一切,還殺了我們的人,並且讓香料群島陷入了無政府狀態.”
正在阿姆斯特丹的議會大廈中向荷蘭省和阿姆斯特丹市的兩撥議員發表演說的,就是威廉三世的兩個合作伙伴加斯帕.菲格與安東尼.海因斯了。
兩個人說起香料群島遭遇洗劫的事兒,那可真是聲淚俱下啊!
因為法國人(中國人)辦事太不上路了,他們不僅洗劫了香料群島,而且還殺死了島上大部分的荷蘭管理員或僱傭兵,同時還抓走了特爾納爾特和蒂多雷這兩個蘇丹國的蘇丹。
這倆蘇丹可是荷蘭人控制特爾納爾特島和蒂多雷島的工具,他們一被抓,兩座盛產香料的島嶼和相應的蘇丹國馬上就陷入了混亂——底下許多人要搶蘇丹的寶座啊!
還有許多割據的領主知道寶座不一定能搶到,就想搞點肉豆蔻和丁香樹苗.自己種或拿去賣可都是錢!
一時間,香料群島的形勢嚴峻,處在失控的邊緣。
沒準荷蘭人現在已經失去了利潤豐厚的肉豆蔻和丁香的壟斷權!
不讓誠信正直的荷蘭商人搞壟斷,這簡直就是挖了他們的命根子啊!
而且他們現在必須表現得非常愛國才行!
因為威廉三世已經帶著整整10000名荷蘭愛國者開進了阿姆斯特丹,如果有誰不愛國,那維特兄弟就在下面等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