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賈國柱點點頭,用一口頗為生硬地法語回答,“我從兩年前就開始學習法語了,之前我還學過拉丁文不過我說得不是太好。”
身為大使,他本不該用法語和路易十四交談的,但問題是現在大明那邊能說法語的人太少,沒法給賈國柱配高水平的翻譯。而且李中山也不信任西方傳教士,所以他乾脆讓賈國柱在馬六甲一帶尋找能說法語也懂漢語的西洋人,在民丹島辦一個“外國語學堂”。
而賈國柱就是這所外國語學堂裡面學得最好的學生,他帶來法國的翻譯還是他的同學呢,而且法文說得比他差遠了。
至於路易十四這邊,也沒有什麼能說一口流利中文的人才,羅馬教廷那邊倒是有一些這樣的人才。但他並不希望教廷摻和進來,因為教廷一摻和,估計就得扯什麼傳教自由.這就沒法談了!
因此,今天的談判就只能雙方都說法語,將就著進行了。
“大使先生,我想我們可以先決定開辦兩所學校,一所開在巴黎,教法國人說中文。一所開在法國巴黎,一所開在大明南京。”法國外交大臣克魯瓦西侯爵這時代表路易十四提出了第一個需要達成共識的條款。
“如您所願,”賈國柱道,“我方沒有異議。”他頓了頓,又道,“國王陛下,外交大臣閣下,我認為我們兩國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貿易往來.在我們兩國之間建立持續、穩定、繞開荷蘭進行的貿易,將是對荷蘭這個國家最大的削弱!”
荷蘭以貿易立國,而荷蘭的貿易又以中歐貿易和香料貿易獲利最大!如果中歐貿易和香料貿易的紅利沒有了,荷蘭的財力就將大打折扣。
“可是我們兩國之間應該如何建立持續、穩定、繞開荷蘭進行的貿易呢?”法國外交大臣問。
“可以透過北美洲的陸地進行貿易。”賈國柱道,“我方還建議設立一個由大明和法蘭西共同控制的附庸國,共同維護北美洲的陸上貿易。”
“國王下,”小柯爾布林也在寶座大廳內,他對路易十四說,“大明方面建議的路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是從北美大陸的西海岸出發,翻越洛基山脈,抵達北美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再沿河南下抵達路易斯安那。最後再透過海路抵達法國的佈雷斯特港。”
“繞這麼大一圈有利可圖嗎?”路易十四問。
“有的。”賈國柱說,“可能賺不多,但是卻可以讓荷蘭人無利可圖!”
“哈哈,”路易十四笑道,“讓荷蘭人少賺就是勝利。對了,你剛才說要設立一個我們兩國共同控制的附庸國?”
“是的……一個美帝國!”賈國柱說,“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新大陸還有一個名字叫阿美麗卡大陸吧?”
“美帝國?”路易十四品了品,總覺得不大順耳,“為什麼要叫美帝國?”
“不叫帝國叫什麼?”賈國柱反問,“總不能叫共和國吧?”
共和?聽上去很刺耳啊!路易心說:還是帝國好!
“帝國有皇帝嗎?”路易又問。
“有,當然有皇帝。”賈國柱笑道,“沒有皇帝,怎麼能算帝國呢?”
“那美帝國的皇帝由誰來做?”這才是路易最關心的事情。
“由大明皇帝……”
“嗯?”路易面露不悅。
“和您一起做。”賈國柱趕忙把話說完。
“一起做?”路易十四不解,“怎麼做?”
“大明皇帝做美帝國的西皇帝。”賈國柱說,“陛下,您就做美帝國的東皇帝。這樣,美帝國既是一個國家,又有兩個皇帝,還有兩個朝廷……必要的時候就可以一分為二。
陛下,我方之所以建議設立一個國家,而非兩個,是因為如今的北美大陸的大部分地區人煙稀少,根本不足以支撐一個國家,更別說兩個。
而且力量分散後,就難以抵擋西班牙的入侵……所以成立一個國家更為有利,畢竟我們聯合在一起,才更加強大嘛!”
路易終於笑了,他現在對搞幾個美帝好的問題並不關心,他現在關心的只是。誰當皇帝?
路易心道:當美帝倒不錯,我還沒有當上西羅馬的皇帝,先當了東美帝的皇帝……美帝國皇帝,看上去也挺厲害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