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來有全才之稱的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則顯得很興奮,他是個中華文化的粉絲,而且他對共和體制也沒什麼偏見。畢竟他只是個德意志人,而且也不效忠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還是個“三臣”,先後為美因茨大主教、漢諾威選侯和法王路易十四服務。他這次能來大明,完全是他自己爭取來的,為了能來大明就近研究中國的文化和制度,他甚至辭去了漢諾威選侯那邊的工作,在幾個巴黎學術圈的好友幫助下,加入了法蘭西的官僚隊伍,以“法國造船專家”的名義登上皇家太陽號。
而席瓦爾神父則是三人當中對大明的變化最感到驚訝的.因為他就出生在中國的澳門,在被李中山抓去北京當內務府洋奴才前,一直都在廣東傳教,太熟悉中國底層人民的苦難和氣質了。
這是一種絕望到麻木的氣質.可是不到十年,當席瓦爾在被大明佔據的會安(安南)港見到那裡的大明駐軍、官僚和商人時,他已經完全感覺不到那種沒有一點活力的麻木了。
而今天,當皇家太陽號駛入吳淞口的那一刻,席瓦爾神父感覺到的活力已經不只存在於人的身上,而是存在於整個城市,存在於所有的建築,存在於擁擠的吳淞江水面上了。
短短几年,他們居然就建起了一座城市!
這座城市顯然是精心規劃過的,道路寬闊,建築佈局合理,而且大部分的房子修得雖然不豪華,但是也都堅固耐用,大量使用了之前在中國很少見到的紅磚——紅磚的燒造成本遠低於青磚,但是紅色牆體逾制,所以很少有人敢採用。但是共和大明不大講究這些,成本又低又堅固的材料怎麼可能不用?
正思緒潮湧的時候,飄揚著鳶尾花旗的皇家太陽號已經緩緩靠上了碼頭。碼頭上早有一些人在等候,那些身穿麒麟服,頭戴烏紗帽,腰帶上懸著腰刀,彆著手槍的,不用說都是大明軍方的人物。全都驚訝地看著巨大的法蘭西兵船靠幫——這可是排水量2000多噸的大船啊,比大明最大的炮船大了一倍還多!
和這些軍官站在一起的,還有不少穿著一色的文官服的傢伙——根據大明現在實行的官服制度,武官的常服就是麒麟袍,根據顏色不同分辨官職大小。文官則著一色的官袍,也是依照顏色了分大小。
還有一些穿著軍服的明軍士兵站得筆直,在一個小軍官的率領下,人人扛著上了刺刀的燧發槍,列出三列橫隊——這是一個排隊槍斃的標準隊形!
能排出來,就說明大明的陸軍還是有兩下子的!
皇家太陽號的艦長是法蘭西海軍少將安尼伊拉里翁.德.科唐坦,這位在法荷戰爭中建立了不少功勳,在原本的歷史上還會在大同盟戰爭中建功立業,和他的一些同僚們一起為法蘭西贏得其“並不常得的榮譽”(法蘭西海軍的勝利可比陸軍勝利稀罕多了)的傑出海軍將領,這會兒也穿著盛裝,戴著假髮登上了皇家太陽號的船艉樓。
他對眼前的軍港、要塞、列隊的軍人也極為感興趣。在他看來,大明這個國家和他的祖國法蘭西一樣,是在認真準備打仗的!
兵船才停下,幾個熟練的法國水手就拋錨下纜,跳板也飛快地放下來。小巴普蒂斯特、萊布尼茨、席瓦爾、科唐坦四人,當下就魚貫而下,走下船去。岸上的那幾個穿著麒麟服的武官當中為首的一人,正是李中山的好兄弟李中正,和他並排的則是寶山這邊的海居要塞鎮守使於麒麟——他是於得水的兒子,本來不姓於,在別人家養著,後來於得水跟著李輔臣顯貴了才接回來,回來後就塞進廣東講武堂,混了個一期。
不過他沒有李中正那麼能打,講武堂畢業後就跟著李吉貞混,也沒什麼功勞,前兩年聽說大將軍府下屬的崇明島海軍學堂開業,他就又考了進去。這下可厲害了,等於講武堂一起加上海兵一期,人家雙一流,他雙一期!所以年紀輕輕,看著還跟個孩子似的,就當上了要塞鎮守使。
看見四個洋人從船上下來,於麒麟就上前一步,遠遠的抱歉拱手,用拉丁文說:“歡迎,歡迎你們來中國訪問!”
四個洋人都能聽懂,也都鞠躬還禮。而李中正和另外幾個穿麒麟服的,也跟著一起抱拳。雙方客套一番後,於麒麟又笑道:“一路風濤辛苦,大將軍得安南八百里飛遞,知道你們要來,就叫他的兄弟李總鎮來寶山迎接,還讓下官在高橋鎮上為你們準備了休息的住所。你們先好好歇一陣,然後再換乘漕船去南京面見大將軍。”
席瓦爾則開口用漢語對於麒麟道:“於鎮守,我並不是法蘭西國王的使臣,我代表的是大將軍的老上司福大爺,我想盡快見到大將軍!”
“福大爺?他是.”於麒麟愣了愣,一時沒想起來。
旁邊的李中正倒是記得福大爺是誰,臉色稍稍一變,就對席瓦爾道:“我知道了.不過無論如何,今天還是先在高橋鎮上安頓一下吧,明兒一早,我就來接您一起先去南京。”
席瓦爾這下算是滿意了,沒有再多說什麼,就和李中山、於麒麟一起去了高橋鎮。和江對岸的寶山縣城相比,高橋鎮是個老鎮,鎮上的巷子都很狹窄,房屋大多挺老舊的。李中山和於麒麟則將法蘭西使團安置在了鎮子上最新,也是最寬敞的一所建築物內——這是一所小學堂!名叫寶山縣立第二小學,剛開張不久,只收了一個年級的小孩子,所以有許多空著的教室,正好用來安排這些遠道而來的洋人。
席瓦爾等人因為旅途勞頓,下船之後吃了頓好的,就早早睡下了。這座高橋鎮上的人口不多,晚上非常安靜,不過第二天一大早,這些來自法蘭西的客人卻被刺耳的嗩吶聲和一陣陣節奏感很強的鼓聲給驚醒了。
席瓦爾神父被吵醒的時候,還以為自己住在了軍營裡,趕忙從床上爬了起來,穿上法袍,鑽出了屋子。屋子外面就是個大操場,此時天已經亮了,大約是早上八點鐘的樣子。小巴普蒂斯特、萊布尼茨、科唐坦也已經出了各自的屋子,站在了操場邊上正在觀看什麼?
席瓦爾趕緊定睛凝神往操場上傳來鼓聲、嗩吶聲的地方一看,整個兒就驚呆了。
原來整整齊齊的站了四個“排級”橫陣,都是十二乘四的隊形,整齊的好像是路易十四的王家衛隊一樣!而組成這些橫陣的,則是一些七八歲大,肯定不到十歲的小男孩。
只看見他們在“教頭”的口令聲,軍鼓聲,嗩吶聲的排程下,一會兒向右,一會兒向左,一會兒踏步前進,一會兒向後轉身,幾十人的隊伍,整齊的好像一個人一樣!
這些小孩子,難道是這所小學的學生?席瓦爾喃喃道:“這麼小就在進行軍事訓練了,他們的武德也太充沛了吧?”
邊上不知道誰答了一句:“對啊,大明原來是個斯巴達式的國家!一個6000萬人的斯巴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