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了?”鄭經一聽這話,也有點緊張了,“大將軍,您是不是聽到什麼風聲了?”
李中山點點頭,然後從兜裡摸出一封信遞給了鄭經。鄭經接過信封取出裡面的信紙,看了幾眼就是一愣,字寫得娟秀工整,一看就是女子所書,抬頭則是“姐夫世凱大哥鈞鑒”,末尾則是“即頌,小妹小彌書”。
“這是.”鄭經抬頭看著李中山,“隋國公的妹子寫給你的?”
李中山道:“是北邊的那位皇后!”
只不過是鴻雁傳書而已,光明正大,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真是楊皇后啊!”鄭經又瞄了眼“小活呂布”,心說:長得好看果然佔便宜啊!另外,你們倆到底啥關係?有沒有見過面?有沒有上過
然後他又仔細看起了信,看了一會兒,臉色就變了,低聲道:“十一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格蘭神聖羅馬帝國大蒙古察合臺汗國印度帖木兒帝國波斯王國日本瑞典,這可是把東西方列強都湊齊了!”
原來這封信是楊小彌向李中山通報“東西方十一國即將組成反明大同盟”的。
雖然她也屬於反明陣營,但該留的後路還是要留的萬一這個十一國聯軍加一塊兒也打不過李中山,她該怎麼辦?總不能殉了大清朝吧?
另外,她哥哥楊起隆現在可是“隋國公之心,路人皆知”了!
也許哪天,她還要藉助李中山的力量制約她哥哥呢!
所以在得知李中山想和她當“筆友”後,就欣然應允了。這次更是很夠意思的將商議中的十一國大同盟的事兒捅給李中山了.
“湊齊了?”李中山哼了一聲,“還差四個!”
“差哪四個?”鄭經問。
還差中、美、俄、法!
哦,現在還沒有“美”,只有一個“阿卡城邦”,就不知道日後會不會有個“耿盛頓”了。
想到這裡,李中山就對鄭經道:“還差大明、法蘭西、羅剎國、奧斯曼帝國了!”
沒有“美”,就讓“土”頂上吧!
現在還是17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可還是西方列強之一咧,再過幾年,他們還要打一次維也納!
“可是咱們和法蘭西、羅剎國、奧斯曼帝國並沒有什麼往來啊!”
李中山領導下的新大明其實並不怎麼注重外交——因為李中山不大願意幹涉歐洲的歷史程序,不大好搞啊!一方面英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這一票擁有大片海外殖民地,甚至把分基地開到大明家門口的列強,那肯定是要反對的!
另一方面,那個朕即國家的路易十四統治的法蘭西,現在可是“生機勃勃,萬物競發”,歷史單挑一干歐洲列強都不落下風,這要是大明再給他加把勁兒,他一不小心把歐洲統一了,大明不就徒增一個強敵了?
至於羅剎國,馬上可就是大彼得的時代了
“不必太主動,”李中山皺著眉頭,“他們會來找咱們的.如果大清、大周聯盟了荷蘭、英格蘭、西班牙,那麼法蘭西和羅剎一定會找上咱們。”
他頓了頓,“現在的世界就好像咱們的春秋戰國,列強並立,合縱連橫的事情少不了。不過最要緊的還是咱們自己的力量啊!翼王,你的船廠現在依舊只能建造載重8000石的蓋倫船嗎?”
載重8000石就是大約500噸,這個時代西式帆船的載重大約是排水量達三分之二上下,就是說這一級蓋倫船的排水量不足1000噸。比起西洋海軍強國上了2000噸,擁有100門大炮的一級戰列艦,實在是差得有點遠了。
“載重10000石的大船也能造!”鄭經一臉凝重地說,“按照他們的劃分,差不多就是一條四級艦,可以配備5054門大炮,定員350人左右。”
大明海上力量的進步還是很快的!
別看李中山沒怎麼往海軍裡面砸錢,但是他卻放開了手讓鄭經和賈國柱去幹。其中賈國柱的力量較弱,還得李中山給他注入資源。而鄭經早就已經實現了大幅盈利他的商船噸位比英國海軍、荷蘭海軍都多,每年賺到的淨利潤也遠遠超過荷蘭東印度公司!
所以鄭經有的是錢發展造船業建立更強大的船隊。而李中山則只管扼住鄭經在大明本土的發展,透過陸軍整編,幾乎已經把鄭家的陸軍都收編了。但是海外則隨便鄭經去搞,搞多大都沒問題。
不過發展海軍畢竟不是造成一艘1000噸級的四級艦的造價至少2萬兩白銀!
而再往上走,噸位和造價的增長可就不是正比了,一條2000噸級的一級戰列艦的造價,怎麼都得十幾萬兩,手鬆一點的話二十萬都能花出去。這要是造上10條20條的,幾百萬兩就沒了!
而且鄭經的工程師也沒那能耐,他們之前都沒正經造過軍艦,現在能把四級艦搞成就不容易了。
什麼叫百年海軍啊?發展海軍得慢慢積累,講究的是厚積薄發。要是沒有積累,你造船都不會了,還想發展海軍.根本是做夢!
但是現在,大明好像沒有一百年時間慢慢發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