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八,衡州府衡陽縣。
自打大周昭武天子吳三桂駐蹕衡陽,將這座湘江水畔的古老城市變成大周帝國事實上的陪都以來,衡陽城內天子行在所在的府前街的氣氛,從來沒有一天能比得上今天這樣悽楚沉悶。整個行在都似乎成了墓穴,行在的銅釘大門緊緊地關著,往日門口那些能排出老長去的官轎、馬車,都不見了蹤影。只有吳三桂的夷丁親兵,板著臉守在門口。這些夷丁親兵就是當年跟隨吳三桂縱橫沙場的夷丁突騎,現在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了,鬍鬚和頭髮都白了,大部分人都有不小的官職,但現在都外穿著白色比甲,內著藍色的關寧軍式樣的布面鐵甲,持著槍尖閃閃發亮的長槍,在為他們的老皇帝站好最後一班崗。
而他們之所以會穿上白色的比甲和藍色的布面甲,則是在為他們的少主,大周皇太子吳應熊掛孝!
今天是吳應熊抵達衡陽府的日子這位大周太子爺被裝在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當中,由郭壯圖、胡國柱、林興珠三人和一萬名被釋放的吳周軍戰俘護送,坐船沿湘江南下,直達衡陽城的瀟湘門。
雖然吳應熊和歷史上一樣,依舊難逃一個死於非命的下場。但是死後的待遇卻強出不少!
就在他“掛了”的第二天,日夜兼程而來的李來順就帶著“釋放吳應熊歸國”的大將軍令抵達了九江.真正是晚來一步啊!
這個人一死,就不能復生了,李來順也只好從九江城內尋了一口最好的棺材,先把吳應熊裝進去,然後派出六百里加急去向李中山稟報。
而李中山也沒轍啊!李來順已經盡力了,李奉天(李自成)好像也沒什麼錯吳應熊是“自掛”的,不是被俘後才掛上去的。這一點郭壯圖可以證明!
所以李中山只好一邊嘉獎李奉天等人,一邊讓忠王李來順從羈押在九江和湖口的周軍戰俘中挑選了足足一萬名願意去幫吳世璠的壯丁,再加上在九江抓到的郭壯圖和在長江上逮住的胡國柱、林興珠,一塊兒護送吳應熊的棺槨去衡陽交還給吳三桂——他之所以要這麼做,一是為了支援自己的好基友吳世璠繼續去和吳應麒狗咬狗;二是為了向吳周府兵們表明“天下國人是一家”。
而這訊息一傳到衡陽,剛剛遭受了撈刀河大敗打擊,還沒有緩過來的吳三桂就連著急帶傷心再加上生氣,結果心口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差一點就當場駕崩,後來雖然又緩過來了,但還是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就是吊著最後一口氣兒了。
其實吳三桂早就已經做好了失去吳應熊的準備了,所以吳應熊的“自掛”並不是將他完全擊倒的主要原因,他之所以病得快不行了,其實還是讓李中山氣的。
這個李中山太可恨了,都逼死人命了還要裝好人,不僅裝好人,還要用釋放吳周戰俘的法子去加強吳世璠的力量——這就是為了在吳三桂死後挑起吳家內戰啊!
本來撈刀河、九江兩次大戰後,吳應熊、吳國貴兩派元氣大傷,而吳應麒的派系實力保持較多。所以吳三桂只要冊封吳應麒當太子,未來的吳周政權內部就能維持穩定。
雖然吳周的家底兒已經敗得剩不下一半了,但只要大家都能擰成一股繩,一起擁護吳應麒,那麼國家就有可能維持下去,無非就是由“曹魏”變“蜀漢”,“三分歸周”大概是不可能了,但是三世四世的基業,數十年家國還是有可能的。
吳三桂估計再傳吳應麒、吳世琮兩代帝王還是穩的等吳世琮的兒子即了位,可能才是三分歸一統的時候。
可是李中山實在太可恨!
居然用釋放俘虜的辦法來加強吳世璠的力量——那些被釋放的俘虜,不用說也知道,一定是來自吳應熊、吳世璠所控制的軍衛和折衝府的!
吳世璠手裡原本還有幾千人,加上這一萬,就是一萬幾千了。
另外,吳國貴的兒子吳世珏在和何天然周旋了一段時間後,也領著一萬幾千人撤到了衡陽。如果他也加入吳世璠的陣營——這是個大機率事件,那吳世璠這頭就有三萬人了!
而吳應麒在撈刀河吃了敗仗之後,能拿得出手的嫡系軍隊也就三萬上下。
這下兩方面又勢均力敵了!
吳三桂一死,老吳家還不得叔侄大火拼?這是要走《三國演義》裡面那個老袁家的老路啊.
吳三桂昏昏沉沉地從半睡當中醒來,他的身體已經不行了,卻還放心不下身後之事。他身邊的人都覺得他是因為兵敗加上痛失愛子,才病入膏肓的。但實際上他並沒有那麼愛吳應熊,真正讓他倒下的,是他預料到了他死後吳家將要發生的內訌。但是預料到了又怎麼樣?他現在已經無力改變什麼了,甚至都不敢宣佈更換繼承人——吳世璠早就有太孫的名分,所以吳應熊死後他就是當然的皇位繼承人,根本不需要重新冊封。
如果吳三桂現在廢黜吳世璠,另立吳應麒。那擁護吳世璠的軍隊就有可能會反抗,甚至會在反抗失利後直接投靠李中山!
可是吳三桂如果不廢黜吳世璠,那麼光是在湖南就擁兵三萬的吳應麒、吳世琮能答應?
這個吳應麒、吳世琮的軍隊乍一看似乎也不大多,除開在湖南的三萬,在陝甘還有小兩萬。但是.吳周的府兵制和募兵制是不一樣的,府兵其實是以戶為單位的!
吳應麒、吳世琮的軍隊不是六七萬,而是六七萬戶一戶可不止一丁!即便一戶只有一個可以當兵的男丁,但只要有人願意填進去補缺,這一戶府兵就還在。
而吳應麒、吳世琮的地盤在陝甘,對於土地貧瘠,人口又比較多的陝甘地方的男兒來說,當兵從軍就是他們唯一的出路。根本不必等吳應麒、吳世琮返回陝甘,他們控制的折衝府就能幫著他們把損失給補上。
所以現在的吳周集團,是不能沒有吳應麒、吳世琮的.
當吳三桂睜開眼睛的時候,就看到吳應麒、吳世璠、吳世琮、衛樸、方光琛、劉玄初等人,都一臉憂心地站在他的病榻之前。
吳三桂無聲地低嘆:“老大來了嗎?現在的局面如何?李中山的軍隊還在長沙嗎?廣東那邊過來的明軍又到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