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樂麾下的滿洲騎兵們嫻熟地控制著馬匹,其中位於隊伍中後方的騎兵還拿出了馬弓、標槍等遠射武器,他們可不是那種只會傻乎乎起碼衝擊騎兵,當然也不是那種就知道騎馬射箭,不敢衝陣肉搏的所謂蒙古勇士。早年縱橫天下滿洲的騎兵走的是全能型的路子,能騎射,能衝陣,能肉搏,當然也能下馬作戰!
只不過定鼎北京後安逸的“編內市民”生活,讓他們失去了先輩們馬上取天下的能耐。不過現在大清那邊畢竟還是康熙年,不是道光年,咸豐年。老一輩的滿洲狠人還沒死絕呢!有他們言傳身教,下面一幫小的要把丟了的武藝再練回來也不是太難。再加上這一屆八旗子弟也沒有抽大煙的嗜好,所以身體素質還是線上的。所以今兒跟著嶽樂衝陣的這些滿洲好漢還是挺厲害的。
今天這些挺厲害的滿洲騎兵的陣形並不密集,使用的戰術也不是現在的明軍、周軍騎兵經常採用的密集橫隊或方隊的集團衝鋒,而是更加靈活的波次衝鋒。也不是蒙著頭一直衝一直衝,而是會在衝鋒的過程中放箭投標槍。如果遇上敵方的長槍陣,他們甚至還會衝到槍陣跟前,用貼臉射的辦法殺傷敵軍。而在衝開敵陣後,他們也會打肉搏!
當然了,如果敵陣巋然不動,嶽樂的騎兵衝不下來也沒關係。這個傳統的騎兵衝陣本來就不是一錘子買賣,一天衝個十幾陣都是常有的事兒,一次就衝下來那才是很少見的。
所以嶽樂才會將自己麾下的八九百騎兵分成了八隊,準備一隊隊衝鋒打車輪。而他自己所領的騎兵隊則是這八隊騎兵當中的第二隊,在他前面打頭陣的也是一隊滿洲騎兵.讓滿洲騎兵打頭陣、二陣也是無奈之選。
畢竟大靖皇帝耿精忠是漢人,嶽樂和他的滿洲勇士在大靖可以不是牛皮哄哄的大主子。大靖的那些漢人軍頭只是因為嶽樂的國丈身份才高看他一眼,想讓嶽樂的騎兵押著他們的家丁衝鋒,那可沒門。
不過當嶽樂騎著馬奔到距離明軍陣線只剩下二百多步的田野上時,他卻覺得滿洲兵的頭陣二陣還打對了!因為對面的明軍擺出了一個愚蠢到極點的猶如細線一樣的“三字細線陣”。這樣的陣形用來抵擋步兵長槍陣的衝鋒都懸,何況是抵抗騎兵?對了,組成“三字細線陣”的步兵全都是火槍兵,沒有一根長槍,這樣的步兵能擋住騎兵衝陣?
看來那個陳永華是真不會打仗啊!
他剛想到這裡,明軍的第一條人數有點稀少的細紅線上,突然就閃起一排排大大小小的火光!
而這個時候,嶽樂前方打頭陣的滿洲騎兵隊距離這條細紅線至少還有一百八十步!
呵呵,果然還是濫射了!嶽樂心裡美滋滋地想著。其實火槍兵因為害怕敵人靠近,在有效射程外開火在戰場上是非常多見的。反而能把敵人放到很近的距離上再一槍了賬的火槍兵,才是極為難得的。
他剛得意了一小會兒,忽然就瞧見他的正前方一個後腦勺上的一根小辮子甩啊甩的滿洲勇士好像遭了天打雷劈一樣,抽搐了兩下就從馬背上翻倒下去!
這怎麼回事?
嶽樂嚇一跳,趕緊抬眼向前,左右張望,這才發現大事不妙,前方奔跑的戰馬背上出現了不少空位,馬背上的騎兵不知道去哪兒了?還有一些滿洲勇士撲倒在了馬背上,動也動不了!還有一些戰馬已經失去了控制,正在左突右衝!然後他又低頭往下看,一眼就看見了一個匍匐在地上,顯然受了重傷,還在掙扎的滿洲兵!
嶽樂被這一幕給震驚到了,明軍的火槍居然能打那麼遠.啊,他們使用的是那種貴得要死的線膛槍!他已經同共和大明對抗了好幾年,還一度當個大明的節度使,當然知道廣東佛山有一種打得又遠又準,但是價錢卻貴得離譜,而且還很難買到手的線膛槍。他也知道李中山的親兵山字營中就少量裝備有這種線膛槍,李輔臣的親兵也有一些,其它的明軍好像都沒有啊!
而眼前這支連甲冑都沒有的明軍應該是烏合之兵,他們怎麼也有了線膛槍?難道他們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烏合?難道他們是山字營假扮的?
“呯呯呯”
又是一陣噼裡啪啦的槍聲響起,將嶽樂從他自己的思緒中給拽了出來,他忙抬頭一看,發現自己距離明軍的“三字細線陣”已經很近了,而原先擋在前面的那隊滿洲騎兵,好像已經不剩下多少人了,而且還都四散著向左右跑開這個時候他又看見前方不到百步開外的那道“三字細線陣”的第一排明軍已經半蹲了下來,然後三排明軍同時舉起了火槍,至少有八百支火槍指著他和他身邊的百餘滿洲騎兵。
突然間,嶽樂心頭湧出了一種送死的感覺,他現在距離對方的槍口已經不足百步,面對八百支線膛槍(其實大部分不是線膛槍)組成的火力網,他連調轉馬頭逃跑的機會都沒有了.嶽樂大睜著眼睛,絕望地看著前方。
“你們這些反賊,老子和你們拼了!”
知道自己凶多吉少的嶽樂舉起了馬槍,發出了自己最大聲的怒吼,這時他的坐騎已經帶著他衝到了距離敵陣不到五十步的位置上,而明軍那邊依舊氣定神閒,沒有人逃跑,也沒有人開火,只是用黑洞洞的槍口指著快速靠近的目標。
就憑這種面對騎兵衝陣都不慌張的沉著,這種全火器的明軍就配得上“精銳”二字!而自己.彷彿就是在送人頭啊!
想到這裡,嶽樂又最後吸了一大口帶著一些硝煙味兒的空氣,大喊道:“阿瑪,瑪法,我真的盡力了.”
一聲刺耳的嗩吶鳴響,嶽樂眼中最後看到的就是三排大大小小的槍口焰!
“哈哈哈!”
在“三字細線陣”的後方,陳永華看著槍聲大作的戰場咧嘴笑了起來,一邊笑還一邊搖著自己的摺扇。就在剛才,衝擊自己左翼的第二個靖軍騎兵百人隊,在一營火槍兵外加一線膛槍兵(兩個營的線膛槍兵都被集中在了陳永華的左翼)的一輪齊射下煙消雲散了!八百多支火槍的齊射,就將百餘靖國騎兵中的絕大部分打死打傷,還順帶著打倒了許多戰馬,瞬間就形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人和馬的屍體障礙——倒不是後面的靖國騎兵沒辦法躍過去,而是被眼前兩個百人隊的騎兵幾乎全滅的下場給嚇著了,誰還敢往前硬送(人頭)?
看著這些靖國騎兵四散逃開,陳永華心裡頭別提多美了。以後誰還敢說他不會打仗?他陳永華也是會打仗,而且能打勝仗的!
另外,打勝仗好像也沒有多難啊!自己指揮區區兩個營加上十二門大炮,就打得靖軍的萬餘步軍不敢動彈,還順便擊退了靖軍千餘騎兵的側擊!
看來打勝仗的訣竅就是組建全火器的步軍,而且火槍必須用燧發槍,最好是線膛燧發槍.對了,子彈也得用特製的木塞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