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山早就知道這個情況,當下只是笑了笑,道:“這個國人和國人議政本來就是買賣!國人多了就不稀罕了,能分得的利益也就薄了。而國人議政的地方多了,流官的位子就少了.那些買到了國士身份,又能透過官吏試和鄉試的讀書人,當然就更不希望別處的州府都搞國人議政。一旦搞了國人議政,那些州府的流官位子就會減少,許多佐貳官都會轉為地方議政推薦了,這樣他們去外地當官的機會就少了。”
這個國人和國士當然都是有好處的!
首先,這個國人、國士都有一定的政治特權可以見官不跪,守審時可以不挨板子,可以議政,可以上書言事,可以優先進入地方官校。
可別小看這點特權,有了這點特權,地方的官吏可就不能隨便拿捏了。
其次,國人、國士只要從軍,就有資格分到土地或是大都市的宅地(地段當然不好了)。對於沒有產業的國人來說,這點經濟利益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第三,國士相當於擁有秀才功名,只要透過地方上的官吏,就可以在本地出任低階官吏,而且還可以考鄉試當舉人。中舉之後就可以去南京和廣州的維新學堂讀書,學習新儒學和經世致用之學。從維新學堂畢業並透過考試後,就能成為進士,然後就能當地方上的中級官吏。
當然了,地方上的低階官吏,也可以晉升成為中高階官員,而不必去考鄉試,去維新學堂讀書。
而國人也可以透過從軍立功受封國士,從而取得任官的資格,也可以直接考入南京和廣州講武堂——從講武堂畢業就是國士!
而成為國人、國士的途徑,目前還放開著的,主要就是透過科舉考試考上秀才了考上秀才可不大容易!每一次院試,一個縣的生員名額最多隻有二十人。
也就是說,透過科舉考試產生的國士數量是極為有限的,根本不可能形成國人議政的基礎,也很難攤薄現有的國人、國士的利益。
當然了,透過科舉考試產生的秀才國士,也不可能給予如今的大明朝多少助力。
“大將軍,您一定是想到什麼高招了吧?”
“大將軍,您要有什麼高招,就說來聽聽,下官和三好兄就幫您參謀一二。”
盧三好和陳永華聽李中山這麼一番分析,就知道他一準有高招了!
李中山點點頭道:“高招談不上,損招倒是有一個!就是‘只要國人漲起來,一切都會迎漲而解’!”
“漲起來?”
“怎麼漲?”
李中山道:“就是當國人的門檻要往上漲大大的漲,不斷的漲!只有這樣,之前當了國人的人才會覺得自己佔了便宜,這個國人當對了。這樣他們就不會強烈反對咱們擴大國人規模。而之前沒有成為國人的人,也會因為國人漲起來了而跟風買入!而且國人賣貴了,自然不需要賣出去太多就能把銀子都湊夠了。
另外,為了創造出需求,咱們還可以對國人、國士的繼承問題進行規定!”
“繼承?”
“這個要怎麼繼承?”
李中山道:“我的意思是,這個國人身份可以繼承,但只能一對一繼承,繼承人可以是兒子、兄弟、女婿、侄子,甚至是長輩。但一個國人只能將他的身份傳給一個親人,不存在國人的兒子都是國人的說法。另外,王、公、侯、伯、子、男等各爵的兒子,都可以得個國人身份!
而國士的身份則不能繼承!
這樣,許多有錢而無爵的國士、國人,就會替自己剛剛出身甚至還沒有出身的兒子,先買一個國人身份了。”
陳永華皺眉問:“那那沒銀子的人還能成為國人嗎?”
盧三好也是一個意思,點點頭道:“是啊,咱們大明天朝,也不能只認銀子吧?”
“那當然!”李中山道,“當今亂世,咱們怎麼能斷了壯士立功晉升之徒。不過這個門檻也得提升,原本當兵就能當國人,現在要改成當兵滿十年或是立了一定軍功才能當國人!
另外,當了國人的兵,就可以得到一塊足以讓他們全家衣食無憂的土地!這樣一來,之前當了國人的兵士,都會覺得自己佔了大便宜。而新來的兵士,為了當國人和分到土地,一定會加倍努力的。”
他的這個辦法就跟早年的羅馬公民權一樣!
這個羅馬公民權曾經可是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許多想要得到羅馬公民權的羅馬海外行省的壯士甚至不惜為羅馬當兵征戰!
而且這些很不容易才當上羅馬公民的非羅馬族人,對於羅馬的認同感也是非常強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