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 第300章 吃楊三爺的飯,穿楊三爺的衣!(求訂閱,求月票)

第300章 吃楊三爺的飯,穿楊三爺的衣!(求訂閱,求月票) (第1/3頁)

大沽口碼頭。

大量的裝著軍火的箱子、蒲包從剛剛抵達的一條掛著津海關道“一帆風順”旗的大型鳥船上面卸了下來,數百名壯工推著獨輪車來回搬運這些箱子、蒲包,大沽口碼頭上一片熱火朝天。

津海關道的幾個“津師爺”(天津師爺)和“洋師爺”(內務府洋奴才)正滿頭大汗的在一樣樣對照著這些武器裝備和軍資。這次從江南運來的可不僅是軍火,還包括了大量淮西紅巾的衣甲和旗號——這些衣甲和旗號可都是機密物資,必須馬上運到忠堅堡的庫房當中藏起來,直到開赴戰場之前才能給楊三爺苦心經營出來的新軍換上。

至於燧發槍、槍刺、火炮這些軍火,則必須馬上運去忠堅堡邊上的團練新軍大營發給已經在那裡訓練了快一年的一支團練新軍.得抓緊時間熟悉裝備,要不然上了戰場不會用可就發揮不出這支新軍的戰鬥力。

要說起這支新軍的實力,那是相當強勁的!

首先,這支新軍的戰術非常先進,採用了最先進的“雙槍兵協同戰術”。

這可是廣東新軍的最新戰術,連淮西紅軍都還沒用上呢!

所謂雙槍兵戰術,當然不是一個大頭兵發兩杆槍,而是將燧發槍兵和長槍兵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混編在一起。

這種戰術其實就是火繩槍時代的方陣戰術向燧發槍時代的排隊槍斃戰術的過渡,長槍不能完全放棄,在交戰時還需要用長槍兵組成疏陣(方陣或橫陣)來支撐戰線,同時再以燧發槍齊射來輸出火力。

其次,楊起隆還效法李中山辦學治軍的辦法,從李中山軍中召回了十幾個在北京就拜入精武門的天津衛羅教子弟,再讓他們當教頭,在忠堅堡開了個北洋武備學堂。

隨後,楊起隆又同自己的關係招募了百十個武備學堂的學徒,基本都是天津衛楊家子弟、和楊家有舊的直隸大族子弟、運河沿線的羅教道門中識文斷字的青年徒眾。這些學徒會在武備學堂參加一年的培訓,畢業後就會和他們的老師們一起成為新軍的骨幹軍官。

除了這些來自北直隸大族和羅教道門的軍官學徒,楊起隆還把以羅東尼為首的一批內務府的“軍事洋奴”都網羅到了自己的門下,讓他們負責新兵訓練,同時也讓他們充當新軍的軍官。

第三,這支新軍的新兵都來自直隸農村。雖然楊起隆自己是混市井和羅教道門出身的,但是他卻不收來自市井和羅教道門的新兵,所招募的都是思想都是特淳樸的農村兵。全都秉承著拿誰的錢,吃誰的飯,穿誰的衣,就給誰賣命的樸素思想的老實人!

這個老實人發起狠來還是很厲害的!

而最後一個厲害的地方,就是楊起隆已經替這種新軍想好了一個特別響亮的名號——北洋新軍!

之所以會有這個響亮的名號,是因為統領這支新軍的楊起隆的本職是北洋通商大臣!而且辦這支新軍的軍費,全都是北洋通商大臣衙門設法籌措的。

拿誰都錢,就冠誰的名唄!

在碼頭的一角,北洋新軍的大老闆,大清北洋通商大臣,直隸團練大臣,津海關道楊起隆楊大老爺,正和北洋新軍的兩個頭頭陳益和朱尚賢一塊兒隨意地走走看看,時不時開啟一個箱子或蒲包,拿出裡面的佛山造燧發槍裝模作樣地擺弄幾下,點頭滿意地對身邊的兩人笑道:“佛山造就是不錯啊!這做工比內務府打造的鳥槍可強太多了,你們在淮西軍和廣東軍中使用的就是這種火槍嗎?還有更好的槍嗎?”

陳益和朱尚賢都是當年同大師姐楊小環一起拜入精武門的少年,現在都是青年了,這些年一直在李家父子的軍中,也在廣東講武堂進修過,還在南京講武堂擔任過教官,經歷可謂十分精彩。所以他們都已經成長為相當優秀的軍官了!光是那個筆挺的軍姿,看著就讓人覺得精銳。

“主公,佛山那邊還有更好的火槍,稱為直列式線膛槍。”

回答這個問題的是陳益,他的年紀比朱尚賢大兩歲,長得也一表人才,所以更得楊起隆倚重,從南京回來後,馬上就被楊起隆提拔為了北洋新軍總參軍兼北洋武備學堂堂長。

楊起隆還賞了他一個楊家妹子.不是親妹子,是堂妹子,不過母親也是N子府這個圈子裡的女人(算是候補吧,如果明朝沒完,那多半就補進去了),所以也遺傳了一副好身段!

所以這陳大參軍現在也是楊家的“一門眾”了!

“是不是那種槍管裡面開了槽的火槍?”楊起隆問。

“對,就是這種。”和陳益一塊兒從南京回來的朱尚賢笑著接過話題,“主公,您見過?”

這個朱尚賢長得沒有陳益那麼體面,就是個和藹可親的小胖子,他的祖上也是北京的錦衣衛,明亡之後跑到天津混日子,他就是在天津出身的。因為他爹認識楊起隆的爹,所以他從小就跟楊起隆當混混。後來拜了李中山當師傅,現在也飛黃騰達了,一樣娶了楊家的女兒,成了楊起隆的“一門”,因此也得到了楊起隆的信任。

“嗯,”楊起隆點點頭,皺眉道,“李大將軍也給了我一些。他還在信上和我說,這些帶槽線的槍很精貴,必須給神槍手用,專門用來下黑手”

他的話就到這兒戛然而止了。

黑手這個事兒楊起隆最懂了,他家也是祖傳的錦衣衛!

不過這個事兒和北洋新軍不是一條線

朱尚賢點點頭道:“主公,其實這個燧發槍、線膛燧發槍的打造都不算太難。但是要大量生產卻不容易佛山那邊之所以可以大量生產,是因為那裡鐵業銅業極其興旺,至少有十數萬工匠在鐵業銅業找飯吃。

咱們如果要和南明長久抗衡,也得有自己的鐵業重鎮,要不然真打大仗時,是供應不上那麼許多槍炮的。”

最新小說: 重生古代:從獵虎開始逐鹿天下 與前夫和離夜,將軍在我榻上貪歡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統 我又淪陷了[娛樂圈] [紅樓]黛玉繼承了林家後 克格勃小三想上位 女駙馬穿越手記 慫包女配缺德後[七零] 救命我不想繼承家業只想當指揮官 真千金瘋批後,全家跪地求原諒 長得醜就不配攻略病嬌了嗎[穿書] 首富閨女有點摳 大理寺第一主簿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