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拿起案几上的水晶老花鏡,戴在鼻樑上,然後拿過信紙慢慢看了起來:“哦他想讓小艽去伺候?可小艽現在是嘉定公主啊!大周公主給他當小妾,這合適嗎?”
“不合適,”吳世璠說,“所以爺爺想將她嫁給李吉慶.但孫兒做主,將她送去淮西給了李中山!”
“這個人情可大了!”吳三桂點了點頭,不置可否,繼續看信,“哦,他還想讓你爭取出兵相助康熙的機會.你想去嗎?”
“不想。”吳世璠回答得很乾脆,“這個機會應該給雙玉。”
“雙玉”是吳世珏的字號。這個吳世珏的身份有點特殊,吳世珏是遼東人,當然是關寧一派的人物。但他從小就是吳世琮的跟屁蟲!
所以讓吳世珏率兵去支援康熙,似乎是一個模稜兩可的方案。
吳世璠解釋道:“爺爺,如果孫兒領兵去支援康熙,那康熙還敢不敢和福全決戰都難講。而如果讓瑞玉大哥領兵福全說不定會固守不出。只有雙玉出兵,他們才能好好自相殘殺一場。”
“瑞玉”是吳世琮的字號,在吳周軍中,人們又管吳世琮叫“玉帥”,可見他的威名之重!如果福全那邊聽說吳三桂派了個“吳玉帥”支援康熙,那他多半要堅守了。
萬一吳玉帥太能打,讓康熙輕易獲勝,那清國不就少了一場消耗?
“這算盤打得好!”吳三桂滿意地點點頭,“那你怎麼回覆李中山?”
“就說孔四貞向爺爺請求把小艽嫁給李吉慶,爺爺您已經同意.所以孫兒只能親自護送小艽去淮西,因此無法及時趕赴清國,只好讓雙玉率兵兩萬赴援!”
“好好,這個人情賣得好!”吳三桂笑了起來,“世璠,要論打仗,你不如世琮,甚至還不如世珏他倆是真能打硬仗的,你不行。但是要比做人,他倆都不如你啊!”
吳世璠苦苦一笑,道:“若不是這大爭之世,孫兒是真心願意和世凱做手足兄弟的。”
吳三桂點點頭:“你能真心待人,又能分清敵我這是你最大的優點!好,很好!這一點比爺爺都強!你爺爺雖然能真心待人,但有時候真的分不清敵我啊!”
說著話,吳三桂放沉了語氣:“世璠,你的世孫位子,是沒有人可以動搖的!
就連你的嫡母建寧公主也不行,她的兩個兒子雖然是嫡子,但卻是半個愛新覺羅,朕不能把大周天下傳給皇太極的外孫!朕只要和大家說了這事,相信就沒有人會支援他們和你爭位子了。”
原來吳世璠現在的地位也不大穩他不僅受到“吳玉帥”的威脅,還受到兩個親弟弟的威脅。
因為建寧公主被福全釋放,然後帶著他們來了長安,而吳應熊和建寧公主的感情極好——建寧不僅是他的老婆,還是他“帶大”的!
所以吳世璠很有可能會改立建寧公主的兒子當接班人。
雖然這兩個孩子還年幼,但他們畢竟是嫡子!
而且他們也沒“太幼”,一個已經十二歲,一個是十歲。
考慮到吳應熊現在還只是太子,等到吳應熊即位的時候,這兩個嫡子應該長大了,完全可以接班當太子。
所以吳應熊立吳世璠接班人,就是廢嫡立庶!立兩個嫡子中的長者,才是名正言順的。
而且建寧公主的嫡長子為了掩護吳世璠出逃,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雖然他不這麼做,性命一樣保不住,但吳世璠終究是欠了建寧公主母子太大的人情,不大好意思和他們爭儲位。
但是吳三桂要是力挺吳世璠,那建寧公主就沒轍了因為她和她的兩個兒子也有不過硬的地方,他們血統不行啊!
他們都有愛新覺羅的血脈!
建寧公主是皇太極的女兒,那兩個孩子就是皇太極的外孫。合著推翻皇太極的孫子,然後換皇太極的外孫上臺?
這好像不大對啊!
而吳世璠的母親則是漢女,所以他完全是漢人,他即位接班就沒有問題了。
所以吳三桂只要拿建寧公主的兩個兒子的血統說事,那吳世璠的地位就能穩了。
畢竟大家都造了愛新覺羅的反,再立一個有愛新覺羅血統的儲君,這可不大合適。
不過吳世璠卻不能拿兩個弟弟的血統到處和人說,這樣顯得忘恩負義.這個大惡人還得讓吳三桂來,他反正已經惡貫滿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