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並不知道的是,他們很快就能得到一個讓他們徹底從徐宿戰場解脫的好訊息了!
就在符離集戰役開始後的第四天,當符離集的包圍圈被越收越緊,可以發射二十四斤開花彈的沖天炮被架起來的時候。當穆佔率領的兩萬三千解圍部隊以每天推進十里的速度向符離集靠攏的時候。當原本就陰雲密佈的天空中開始飄落下濛濛細雨的時候。雨霧當中,一支軍馬在天色將明未明之際,終於迫近了徐州城的西面。
此時的徐州東北兩面靠著黃河,南面是雲龍湖,唯有西面平坦開闊。此時徐州的西門已經洞開,往來民伕,正絡繹不絕的在搬運從徐州附近幾個集鎮運來的糧食。從一個月前開始,徐州就在準備應付圍攻,由於徐州的地形易守難攻,所以“圍攻”中的“攻”只能是個輔助,“圍”才是主要的手段。
而要應付“圍”,就得儲備大量的糧草。所以徐州知府年遐齡在率兵跟隨穆佔出征前,就派人向附近所有的集鎮高價買糧。
本來也沒指望能買到多少.畢竟徐州附近的集鎮也都和安徽淮北的集鎮一樣,都是大土圍子聚族而居,彪悍得很!現在把糧食賣給清朝的官府,還不如帶著糧食子侄組團參加反清復明,回頭也搏個祖傳的富貴。
可沒想到還就是有見錢眼開的!徐州蕭縣境內趙家圈的趙孝廉(舉人)趙老爺子一下拿出三萬石陳年老米要賣給徐州府,運糧的船隊沿著黃河而來,昨晚上就到了徐州城外。
這可真是謝天謝地了!
所以留守在徐州府的官員趕緊讓人開了城門,還從城內召集了幾百民伕,從黃河碼頭上往徐州城的西門內搬運糧食。而這徐州城門在之前幾日因為要防逆賊偷襲,所以一直都閉著。城外的雞鴨魚肉瓜果蔬菜,甚至燒火的劈柴煤塊都運不進城。而城內的百姓也沒做好應付圍城的準備,家裡面沒多少東西,都慌得不行。
今兒發現城門居然開了,都蜂擁著出來想要採買,而那些附廓而居的小商人,似乎提前知道了要開城,早就準備好了各式各樣的貨物,在城門外擺攤販賣。
一時間徐州城的西門外竟然成了個集市,哪怕天上還下著小雨,依舊是人山人海的。
而留守徐州的清軍,雖然人數不多,只有一個守城營不到千人,但是這個時候卻一點都不擔心敵人來偷襲,既不驅趕做小買賣的商人,也不催促民伕們快些搬運,反而一個攤位一個攤位地開始收攤位費了!還有一些綠營兵則藉口防賊,在城門口設了卡子也要收銀子。
而當天色完全放亮點時候,趙老爺的糧食早就已經送進城了,但是徐州西門外的買賣卻是越做越大了,原本不知道訊息的人都湧出來了——趕緊買點兒吧!今兒不買,再過幾天可就沒得買了!而且今兒來徐州西門做買賣的商人都不奸不詐,不乘機哄抬物價,也不短斤缺兩、依次充好,甚至討價還價都不大會,一看就是誤入商道的忠厚之人,
而且這些商人看上去也忠厚,個個都是體格健壯的棒小夥兒
那個運糧來徐州的趙老爺子和他手底下的趙家族人,收了銀子後也沒有離開,而是又從船上搬下來不少油鹽醬醋茶,就在徐州城門外頭擺攤叫賣了。跟著他一起過來的族人,也都是二十出頭的健壯小夥兒,光著的膀子上都能看見腱子肉!
徐州城的百姓已經好些天不知道外面的情況了,趁著採買物資的機會,就跟那些兩條膀子上都是腱子肉的忠厚商人們打聽起來了。
這些忠厚商人一看就知道是訊息靈通人士,聽他們的準沒錯。
“逆賊王大頭怎麼樣了?有沒有被朝廷的天兵打死?”
“沒有.朝廷的天兵.沒打好!”
“啊,敗了?”
“還沒敗,只是被包圍了,正等著朝廷再發大兵去救呢!”
“王大頭哪兒來那麼多兵?怎麼就包圍了朝廷的幾萬大軍?”
“他沒有那麼多兵,他老丈人有啊!他老丈人是誰你們知道嗎?”
“是吳逆.不,是西王世子!”
“西王世子前一陣還把康熙爺包圍在西安呢!他手底下怎麼都有十萬八萬大軍吧?”
“一定是有的看來李中堂借了西兵,很快就要大獲全勝了!他勝了以後,會不會來咱徐州?”
“那是肯定的徐州可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啊!”
“那咱們可得準備準備”
“是得準備,您看這個是簞,這個是壺.您老知道是幹什麼用的嗎?”
“知道,知道”
“那就買倆吧?”
“買兩雙小老兒家裡人多!”
就在徐州城的老百姓準備應付李中山的時候,一隊趕著大車的布衣漢子,已經朝著徐州西門開過來了。這些漢子中領頭的是個眉清目秀的壯漢,穿著一身白色長袍,手上捏著把摺扇,騎著一匹棗紅大馬,身邊還有幾個穿著短衫,腰帶上插著火槍的親隨,一看就知道是哪個大圍子的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