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會!”熊賜履道,“吳家的地盤人煙稀少,特別是四川一帶千里荒涼,如果平白有十數萬人來投,吳應熊怎麼可能不要?那些人收下來,加強的可是吳應熊的實力!況且這十數萬人對吳應熊而言可是關中的人心!他要是眼睜睜看著這十數萬人餓死,那他還怎麼和吳應麒爭權位?”
康熙心說:合著吳應熊要人心,我就可以不當人了?
想到這裡,他也只能點點頭道:“也只能如此了.不過困守孤城也是下下之策吧?如果吳應熊、吳應麒堅持下來,那朕如之奈何?”
“皇上,”陳廷敬彷彿就在等康熙的這句話,“您說得極是,困守孤城肯定是下策但如果有人能在外圍經營,不斷牽扯吳應熊、吳應麒的精力,打他們的糧草補給,他們還能專心圍城嗎?”
“那誰能在西安外圍經營?”康熙問。
“皇上,”陳廷敬說,“江南的軍報上說,現在朱三太子在江南、江北大辦團練.已經拉起數萬之眾了。這辦法咱們也可以學啊!”
“怎麼學?”康熙連忙追問。
陳廷敬馬上說:“皇上,您可以下詔給各地在籍官員,命他們出任團練大使、團練副使,和各地督撫一起籌集軍餉,招募兵丁,組織團練.臣還願意帶頭回山西,先散盡家財,然後為皇上向晉商募款,籌得軍餉後再為皇上組織晉勇!
另外,前任黃州知府于成龍在黃州淪陷後也回籍待參了他可是難得的能吏清官,在山西極有聲望。皇上如果能讓他和臣一起辦晉勇,不出數月,臣和于成龍就會替皇上拉扯起兩萬精兵了!”
真是忠臣啊!
還要散盡家財替朝廷辦團練還有更忠的臣嗎?
康熙欣慰地點點頭:“好!陳師傅,朕就命你為欽差督辦山西團練大臣,讓于成龍副之.不過只要一個山西團練恐怕也不足用吧?還有誰可以辦團練?”
熊賜履馬上接過問題道:“皇上,賴塔麾下的綠營新軍總統大臣孫思克是孫得功之子,對大清一片赤膽忠心.而且他又在西北一帶當了多年的總兵,熟悉當地情況,皇上不如任之為寧夏節度使,讓他自己去經營寧夏。另外,甘肅提督王進寶久在甘肅,軍功卓著,忠心耿耿,若能委任為河西節度使,至少可以為皇上牽制一下吳應麒。”
康熙思索了一番,點點頭道:“好,就怎麼辦.山西的團練朕不讓人去辦,福全也會讓人去辦,寧夏、甘肅的節度使朕不委任,福全也會派人去做朕就不麻煩這個好兄弟了!”
還別說,這個兄弟感情還是挺深的!
湖廣,荊門州。
頭裹紅巾的隊伍正行進在湖廣腹地肥沃的土地上,從襄陽城出發,吳記紅巾軍的前進步伐就未曾停止只是這個方向有點不對!不是一路向北去中原的,而是南下向荊州進軍了!
也就是說,如果福全遵照康熙的旨意,率領北京的軍隊南下會同佟鳳彩、阿密達的河南清軍一起反擊南陽,那麼在吳三桂從荊州回軍之前,南陽肯定會被福全打下來。
雖然南陽陷落不至於讓吳應熊在關中覆滅,但是後路斷絕和糧草輜重告急,多半會逼得他放棄圍攻西安,然後翻越秦嶺回漢中去從這個角度來說,康熙難得走狗屎運賭對了一次,還讓他的不孝爹順治給攪和黃了。
這個順治就是不折不扣坑兒的爹啊!
不過他也不是當今天下唯一坑兒的不孝爹,這會兒正騎著高頭大馬,率領著一支龐大的軍隊“向南北伐”的吳三桂,也是個坑兒的爹!
他手頭本有五個衛一共兩萬幾千人,後來襄陽民眾踴躍投機.不,是投軍,讓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又湊齊了五萬大軍!而且許多襄陽的大地主在投靠的時候還獻出了存糧充軍用。所以他現在可是兵多將廣,糧草足備.這要北上中州,那還不是橫掃?如果決心大一點,直接殺過黃河,殺奔北京都是完全可行的,而且贏面不僅有,而且還很大!
因為那個好不容易把孔四貞“搶到手”的王輔臣,現在也帶著三萬廣東新軍到了湖北五萬吳軍加三萬粵軍,那就是八萬大軍!
而且王輔臣帶來的粵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全軍上下光是手搓的線膛槍就超過了一千支!燧發滑膛槍的數量更是達到了一萬五千支!
這樣的火力,這樣的兵力,都不需要什麼精妙的戰術和戰役指揮,直接往北京莽過去,福全根本打不過.
可問題是吳三桂卻覺得應該先解決李自成——歷史上背刺了李自成,讓李自成把到手的皇位給弄丟了。現在他怎麼可能放心把後背露給李自成?
李自成怎麼可能不拿大刀拼命捅他的屁股?
所以吳三桂就決定趁著李自成久攻九江而不下的時候,來個南北夾擊,先去荊州、嶽州,復取漢陽、武昌.至於北伐的時候,先搞定李自成再說吧!
反正關中那邊的吳應熊、吳應麒有十萬大軍,優勢很大,只要齊心協力,打下西安沒有問題的。等解決了李自成,再分兵兩路。一路下江東,一路伐中原,把朱三太子、康麻子、福全一起解決,然後就是吳家天下完美!
而在幾日的連續行軍之後,吳三桂大軍的先頭部隊,已經過了荊門虎牙關,進入了開闊平坦的江漢平原!
與此同時,吳三桂的好親家王輔臣則和兒子王吉貞,二老婆孔四貞,轉正的野兒子王吉慶一起,立馬松滋長江浮橋之畔,看著一隊隊一列列扛著燧發槍的廣東兵踏上浮橋,也是一副志得意滿的模樣。
只有王吉貞一臉憂愁地提醒父親道:“爹,李自成一旦從九江撤往,傑書的大軍可就能順江而下了,到時候南京就會被四面包圍!二弟他可就”
唉,這也是個坑兒的爹啊!
王忠孝這些日子可沒少往廣東寫信,催王輔臣趕緊北上和李自成一起把九江、安慶都打下來,打下九江、安慶,那王家軍就能入南京了。
只要王輔臣的大軍到了,兩江三省的好地盤才能全部拿下。
但是王輔臣卻在廣西耗費了不少時間,和孫延齡、馬雄打了好幾個月,雖然那倆貨完全不是王輔臣的對手,但王輔臣出兵的目的卻奇奇怪怪,不是為了反清,也不是為了擁清,而是為了和孫延齡爭奪孔四貞.更荒唐的是,孔四貞一直就跟著他!他爭的就是一個名分,孔四貞要合法的成為他的妾室,並且讓孫吉慶合法的成為王吉慶!
看看這爹幹得都是什麼事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