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大的燈盞中的橙黃色火苗冒騰著,幽然似鬼,發出噼啪的聲響,在這片空蕩大廳迴響。手掌紅腫,眼中泛淚的張小順在眾人戲謔目光的注視之下,緩慢走回青銅鼎爐之旁。每一步,都顯得艱難而沉重,似有萬鈞巨力壓迫其身。
葉晨楓心有不忍,對於有些委屈的張小順很是同情,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向他投去寬慰的目光。
身為始作俑者的周老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一向苛嚴的他的教學之道便是獎懲分明。有了過錯,自然不能逃脫懲罰。
周老環顧四周,這才緩緩道:“煉器二字,究其本質,便是將天地之道融於世間萬物之中。故而,想要煉器,先要煉心。心不靜,便無法領悟天地之道。無法悟道,又何談煉器?這,亦是器閣設立青蓮靜心譚的原因所在。”
眾人不禁暗暗點頭,周老將煉器與悟道結合,著實新穎獨特。
周老停頓片刻,接著道:“煉器共分煉、刻、融三大步驟。世間萬物皆是道的組合體,煉器師便是要將天地之道從組合體中煉化剝離而出,為後續的融道做準備。
刻,指的是使用刻紋筆雕刻器紋,乃是煉器的中心環節。道與道之間很難相容,於是煉器先輩們便創設器紋,作為融道的橋樑。
器紋品級劃分與煉器師品級一般無二,一品器紋最低,九品器紋最高。同樣,同一品級的器紋亦分低中高三級。
一件一品低階靈器可以容納三道一品器紋,一品中級靈器可以容納四道器紋。到了一品高階,則是能容納五道器紋。但是到了二品低階靈器,足可以容納七道器紋。每往上提升一級,便能多容納兩道器紋。”
對於這神奇的器紋,葉晨楓等人皆是大感驚奇。隨著周老的講述,他們彷彿悟到了一絲規律,卻又有些不能確定,顯得欲言又止。
周老見狀,微笑點頭:“想必你們已然猜測出了器紋的一些規律。正如你們所想,三品低階靈器能容納十四道器紋,每次等級的提升,都可以增容三道器紋。以此類推,四品靈器增容數量是四道器紋,五品是五道器紋……”
證實了心中的猜測後,十三名學員都有些驚喜,得意於己身的細膩心思。看來,煉器的規律如此簡單便被他們猜中,也並非如傳聞中所言的艱深複雜。
周老對此卻並未作何言語,他只是搖了搖頭,而後平淡道:“一品低階靈器雖只能容納三道器紋,但是容納三道一品低階器紋和三道一品高階器紋,其威力顯然差距不小。
同理,三道器紋中,哪怕只有一道達到了二品器紋,其威勢便已然天地之別。但若在二品靈器中容納一道一品器紋,其整體效能便要大打折扣。”
聽到這,大廳中的十三名學員臉上的得意漸漸收攏起來。不曾想,小小的器紋竟然有如此多的門道嗎?
周老隨手從旁邊的檀木案几上端起一杯白瓷材質的,紋飾著朵朵青花的茶盞,輕抿一口,緩了一口氣後接著道:“事實上,雕刻三道不同性質的器紋,和雕刻三道同種器紋,也會有所差距。器紋,本質上是道的一部分。一件靈器,容納的器紋種類越多,其內的道便越完善,自然更加穩固。
但說是如此,真正願意這般做的煉器師卻是少之又少。原因無他,一個煉器師的精力畢竟有限,若將注意力都集中到雕刻器紋上,便會耽誤了後續的融道,恐會得不償失。
另外,單單會雕刻器紋並不能說明什麼,真正艱難的,是將每一道器紋的運轉節奏協調一致,形成統一的整體。要知曉,即便是三道相同器紋,其內的韻律也有所差別,想要將其調和尚要有所波折,更何況性質截然不同的器紋。”
至此,學員們臉色的得意皆是蕩然無存。他們苦笑著,自嘲於己身的無知。前人誠不欺我,煉器難,難於上青天!
周老放下了手中的白瓷茶盞,眼中浮現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不怕年輕人犯錯,就怕他們錯了而不自知。他看向面露羞愧的眾人,聲音雖然有些滄桑,但並不算渾濁:“煉器最後一步,便是融道了。有了器紋在中間協調,不同的道之間便可相互融合,最終將靈器煉製而出。”
眾人點了點頭,總算是知曉了煉器的基本原理。只是這原理,超出想象的複雜。
周老行事不脫離帶水,他臉色一正,直接切入主題:“今日,老夫便要教你們雕刻一道一品低階器紋!器紋名為耀火,老夫先示範一遍,稍後自會將其原理教與你們。你等需靜心觀瞧,不得有絲毫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