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工先驅者這邊,蘇誠初步瞭解到他的能力。
這廝不僅是一個維修者,還是一名史詩級的科學家,可以對各種機械、工業產品進行改良甚至創造。
其中,組裝一條科技城未知的科技生產線,大概需要兩年。
而科技城中有圖紙或者計劃方案的生產線,只要原材料足夠,基本裝置齊全,少則一個月,多則三月就能搞定。
比如安眠枕頭生產線、石墨烯生產線、閃充器生產線……等等的生產線。
不過,相應的生產線率,會下降一半,畢竟不是科技城出產的裝置,沒辦法。
但其實說來,只要產品的精度不下降便無所謂,效率下降,可以用數量去彌補。
反正眼下超維科技公司準備或已經開展的專案,都是盈利明顯的專案,不會出現虧本的情況。
唯一擔憂的是,要組裝生產線,恐怕一些原材料,現在的市場上並沒有,譬如除卻石墨烯外的一些二維晶體。
不過,有了一個奮進的方向,總歸是好事情。
況且蘇誠購買電工先驅者的初衷,並不是讓他搞生產線的製備,而是讓他組建一個屬於超維科技公司自己的實驗室,讓公司在科學技術界站穩腳跟,不至於被人懷疑。
電二去搞他的行頭,蘇誠則是給電一打去電話,讓他透過網路查一查,有人冒充自己這事兒。
查詢需要時間,電一估計說要麼查不到,要麼一個星期搞定。
而後,蘇誠又透過電話,下令讓暫時空餘的50個小工機器人火速趕往上·海。
只要這些機器人一到,蘇誠從物品欄中取出安眠枕頭生產線,上·海周邊的枕頭供應量,便能即刻飛昇起來。
安排好一切後,蘇誠在辦公室裡無所事事,摸出一個iPad開始上網。
登入起點中文網,一番搗鼓後,和昨晚打賞了一百萬的作者連上線。
透過QQ,蘇誠得知那傢伙在十天內,吐血都能完成任務,這樣一來,他便心安了許多。
至於他七天內能不能完成,只是蘇誠的一個激勵,他能完成,到時候幫他刷個月票第一也無妨。
不能完成,那就算了。
……
時間如白馬過隙,一晃五天流逝,來到了八月二十六號。
在三天前,50個小工機器人抵達上·海,透過蘇誠的安排,他們50人全數進入了上·海工業區的一座超維科技工廠中。
而在當晚,蘇誠也從物品欄中,將30條安眠枕頭的生產線取出。
經過電二的商標註入和少時間的裝置調整後,次日,安眠枕頭的生產正式開始。
不過,50個機器人只能操縱25條生產線,剩餘的5條生產線,還差著10個機器人才能玩轉。
這點上,蘇誠想了想,把一次特殊區解鎖權給用了去,拿到一次小工機器人的購買權,花費了兩萬科技點,一次性將差缺的10個機器人補齊。
隨著生產線的增加,蘇誠也意識到了機器人數量不足的問題。
這種情況,他詢問過系統該如何解決,不過高冷的系統並未給他直接的答案,而是讓他自己摸索。
按照系統的話來講,系統任何階段,任何發展,都是對等的,能不能讓對等成為現實,那得看使用者的智慧。
得,拐彎抹角地說蘇誠笨,後者也習慣了,沒和他計較。
而後,蘇誠透過特殊區,知道小工機器人的購買權,的確可以以別的方式獲取。
不過,由於系統升到高階狀態,導致莫麗多的誘惑,和特殊區並存,所以要獲得購買權,必須得完成相應的任務。
蘇誠躊躇了兩天,想上一想,還是決定暫且算了,現目前的任務已經夠多了,再來一個未知難度的任務,他還真沒精力去完成,先緩緩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