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
重陽節。
【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
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
“九”為老陽,是陽極數,兩個陽極數重在一起,九九歸一,一元肇始,永珍更新。
是為重陽!
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隨唐,人們在這一天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等。
是非常重要的節日之一。
唐代大詩人王維,在十七歲時,寫了這麼一首詩,來思念家鄉親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這一日的揚州城,家家戶戶遍插茱萸,張燈結綵,宴請親朋。
劉沉香客棧門口掛著兩個大紅燈籠,紅色喜字貼紙貼滿了窗欞。
門口兩側,擺了幾張方桌,方桌上擺了些酒肉,不少無家可歸,衣衫襤褸之人,圍著桌子吃喝。
有心底良善的,一邊吃喝一邊還不忘念上幾句:東家好人,公侯萬代,福壽綿長。
客棧裡內更是熱鬧。
一樓大堂裡,房樑上扯了幾根大紅的綢緞,十張桌子旁擠滿了附近的街坊四鄰,桌子上擺滿雞鴨魚肉,老劉和韓雲裳兩人身著大紅婚服,面帶羞澀,在李大鵬的帶領下,為各桌客人敬酒。
趙天龍和小七前後忙活著,小七端著盤子,時不時用小手抓兩塊,偷偷放嘴裡解饞。
李大鵬帶領著新郎新娘,在一樓大堂敬酒後,來到二樓一間臨街房內。
房間內,孫元慶一家四口人,劉晴一家五口人,再算上老劉家現在三口人,座了一大桌。
正常來說,婦女是不能上桌的,但陳響發話了,屋內又算是私人家宴,所以,另當別論。
於是,
一張大桌,老劉韓雲裳這對新人坐中間,左邊是孫元慶李大鵬,右邊是劉晴孫周氏沈鶥。
男女合圍之間,是孫家姐妹,李家姐弟,以及陳響。
眾人坐定,齊齊敬了新人一杯,也知道老劉不能喝酒,熱鬧一番,到也沒有灌他,只是李大鵬和孫元慶兩個在喝,老劉潛陪著。
酒席間說的,卻都是有關於【沉香皂】的話題。
【沉香皂】這個名字,自然是陳響陳老狗親自命名的,他想試試看,能否因此賺些功德。
但顯然是他多想了!
不過,
功德雖然沒有賺到,可錢卻沒少賺,甚至比預計的還要更好一些。
這些日子,孫元慶已經生產出了第一批肥皂,並在揚州城銷售,反響十分良好。
這得益於陳響的提議,在模版上,陽刻詩詞,這樣,肥皂凝固後,表面上就有了陰刻的詩詞。
每塊【沉香皂】上,都刻有一句詩詞,像什麼:【人生若只如初見】等。
這一創新的舉措,讓原本只是普通的肥皂,變得不同尋常。
更有那青樓楚館裡的姑娘,為了湊齊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整整買了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