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鴻注意到她的眼神,笑得更耀眼了,“你拉片拉到哪了?”
“我剛看完三集。”
林蘇是昨天上午才開始看的,剛看一集謝天鴻就到了,後面兩人在分析劇本也就沒繼續看,還是晚上和傅晨暉聊過後,知道《罪惡》是他的作品,這才接著研究的。
三集足夠了,謝天鴻看了她一眼,輕飄飄地出聲:“記得第一個案子講了幾集嗎?”
昨晚看了三集,已經開始說第二個案子了,林蘇仔細想了想,答:“兩集多,不到三集。”
“對,兩集半。”
謝天鴻點點頭後就沉默了,掃了眼腕錶後就眯著眼目光灼灼地盯著林蘇看。
漸漸地,林蘇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他的眼神除了明亮還很犀利,這麼一動不動盯著真的很考驗人。
關鍵是她不明白為什麼這麼看自己啊?
仔細回憶著兩人前面的對話,談到了《罪惡》的第一個案子講了幾集,答案是兩集半,這其中有什麼問題嗎?第一個案子講的是什麼?有哪些細節來著?
林蘇的大腦在飛快運轉,思考其中的蹊蹺。
忽然,她眼睛一睜,找到了答案。
“想明白了?”謝天鴻見此就笑了,隨即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放在二郎腿上,一臉的自在悠哉樣。
林蘇沉著臉點頭,“嗯,我明白了。”
謝天鴻又掃了眼腕錶,前後不到十秒,反應還挺快,滿意地放下腿坐直了身子,認真開口:“這就是我說的節奏,差不多型別的案子,《罪惡》只寫了兩集半,而《追兇》卻有四集。”
林蘇默默攥緊了拳頭,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差距。
“也許你會覺得《追兇》的第一個案子裡有兩個犯罪嫌疑人,人物關係要複雜一些,情節內容自然也就多一點,可你要是看完《罪惡》就會知道它裡面的第三個案子也是雙嫌疑人,但也只有三集內容。”
林蘇籲出一口氣,“《追兇》的節奏是比《罪惡》慢一些。”
這是事實,她不會反駁也不會找理由。
謝天鴻看她態度很好,才接著說:“其實國內外的很多犯罪劇裡都能找到相似案件,所以以我的經驗來看,《追兇》整個劇本可以壓縮到二十四五集的樣子,這在國內算很不錯的節奏了。”
從三十集濃縮到二十四五集,每個案子的內容都要砍。
林蘇的神情很嚴肅。
“《追兇》裡面前四個案子三集左右就夠了,最後三個可以適當調整一下,倒數第三個案子是很不錯,擴大篇幅沒問題,還有就是倒數第二個也可以適當增加內容,和前一個女律師的案子一起,適當埋線,引出幕後的真正的boss,到最後一個案子就果斷收尾,不能拖沓。”
謝天鴻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覺得嗓子有些幹,就端起一旁的茶慢慢喝著。
林蘇的表情從嚴肅到驚訝,再到認真。
她以為謝導會跟昨天一樣,跟自己分析節奏的問題在哪,沒想到他會直接給出修改的內容參考,不禁感到詫異,隨後又很謹慎地思考他的提議,要怎麼去改動這些內容。
謝天鴻喝好茶,又看向她,“既然你也知道了節奏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正式談談問題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