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彷彿象徵著,這一次的登基儀軌,並非是正統,而是大禍,是即將要有大危機顛覆的象徵,少女心底終究稍微有些許的怯懦殘留,卻還是努力抬起頭,就在萬物嘈雜的時候,那少年道人的腳步卻仍舊不停,他微笑垂眸,而後忽而開口,在這儀軌之上,嗓音沉靜而平和,道:
“熒惑去禍,乃為大吉。”
因為在儀軌之上,於是這聲音藉助太一儀軌雛形的特性而傳遞出去,壓制住了那嘈雜的雜音,小蓬草抬起頭,看到那少年側眸看著他,金色的,卻也有著絲絲縷縷的暗紅的巨大星辰佔據天闕的位格,彷彿就在那少年的背後緩緩燃燒,緩緩旋轉,天地為霞光!
似乎是光太盛,似乎是雲霞太過於絢爛。
於是少年道人的面龐再看不清楚。
亦如往後千年萬年的夢中。
只是知道那火曜在他的身邊牽扯出了絲絲縷縷的暗金輝光,只是他的鬢角黑髮垂落,帶著金冠下的燦金絲線,祥雲在火焰的映照之下,緩緩地燒錄出了風的軌跡,那少年拉著她一步步走上去。
於是少女跌跌撞撞隨著他走。
就像是,就像是時間沒有了軌跡,就像萬物沒有了聲音,白色的袍服微微鼓動。
拂過眼前,帶著陽光般的溫暖、
穿著甲冑的萬靈在他們行過的道路和臺階兩側半跪著拜下,而兵器高舉,頭頂雲霞之下,不遜色於雲霞的戰旗流動招展著,帶著不同的色彩和痕跡,燦爛絢爛,而後浩大的典儀,一切都像是無聲的夢境,像是夢幻般的不真實。
……………………
沒有誰能否認這個人的存在,沒有誰願意承認他的存在。
一名兇悍的,被所有人都否定的敵人,親手攙扶著年幼的皇走上了最高的地方。
開闢出了未來萬靈漫長的和平歲月。
這樣的歷史本來該被銘記的,但是卻一字不見錄於正傳,就彷彿在那之後所有的萬靈都在逃避著這一段歷史一樣,萬靈的正傳之下絕無半點的文字記記錄他,但是在萬靈的巷道里面,在流傳著的話本和傳說裡面,他的存在卻都佔據著最為重要的篇章——
有傳說,在皇還年幼而弱小的時代裡面,是這個男人出現扭轉了一切,彼時還年少的他穿著白色的衣服對抗了千軍萬馬,罷黜了那時候的妖皇,而後親自開闢出了道路,攙扶著年幼的皇走上了萬靈之主的道路,完成了驚天動地的功業,而後從容的離開了。
話本之中年幼的皇傾慕著他,但是他的離別卻從不曾遲疑。
曾有大臣上稟,言道這些人間來的說書人實在是太過於輕佻,對於皇沒有尊重的意思,應該被重重懲罰,但是彼時冷峻而淡漠的皇卻沒有再說什麼,她看著那顫慄著的臣子們送上的話本,重賞了那些在各界流轉的說書人們。
在後世的記錄裡面。
這代表著的萬靈之皇的寬和廣大之心,是為慈悲寬宏。
但是那一日的臣子們,見到了皇看著那話本失神,而後那位已能和玉皇並肩的萬靈之主,披著一襲白袍,在月色之下坐了滿夜。
也有人說,那是一個暴戾兇悍的存在。
他一手操控了年幼的皇,以她為傀儡,實則自己操控萬靈的動向,萬物萬靈恐懼其兇威,卻不懷其德。
而無論是怎麼樣的記錄,是好,是壞,最終卻都不知為何,避諱其名。
就彷彿那個人的名字已經遺失在了漫長的歲月和無數英雄起伏倒下的時代洪流之中,而野史,正傳,以及無數街頭巷尾最為流傳的,年幼的皇和那位手段超凡的男子之間的故事,皆以如此的稱呼記錄於他。
萬靈,亦或者那個時代的稱呼——
萬妖
帝師。
【五星列照,喚明五方。水星卻炎,木德致昌。【熒惑消禍】,太白闢兵。】
————道門·道藏《太上三洞神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