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破綻,一點就通,但還是很多人不注意中招。
因此,在胡楊看來,這位老漢並不適合開什麼古玩店,古玩基礎太差。雖然說,他回收的,都是很便宜的東西,但你連最基本的都看不透,註定沒什麼作為。
聽到這話,老漢也微微瞪大眼睛,趕緊將竹簡拿過去檢視,發現真的有簡體字,整個人已經懵逼了。
這冊竹簡,是他花了幾百塊錢買下來的,算是這些物品裡面,價格比較高的一件。
他臉色不怎麼好看,正如網路上的一句話:這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呀!
如此簡單的破綻,自己當初怎麼就看漏了呢?這太不應該了呀!老漢有點痛苦地抱著腦袋,顯然不能接受自己如此低階的錯誤。
“老哥哥,你既然玩古董生意,就要有這種交學費的心理準備,以後注意就好了。”胡楊說道,沒有直接潑人家冷水,坦白說人家不適合做古玩生意。
“我知道,我知道。但這,不應該呀!我太粗心了。”老漢很難過。
看他這樣,徐宏等人都不好意思在他這裡撿漏,實在是感覺這人有點可憐。
直播間的觀眾們,也紛紛調侃,做老闆做到顧客同情的地步,也是沒誰了,太寒磣了一點吧?
其實,大家對這位老漢還是有點好感的。
從他店裡面的擺設,就看出這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的人。這種人,就算現在不成功,也會有一天成功的。
老漢將竹簡放到一邊,然後拿起自己覺得是件寶貝的東西,推薦給胡楊。
“小夥子,這件呢?應該是個寶貝的,我看當時也有人看上,但價格談不成,後面被我撿了漏。你要的話,我就賺一點好了。”老漢開口道。
他是沒有騙人,這件木雕,當時真的有個人在談價,但只能給五十塊錢。那小攤的攤主不肯,所以交易沒有完成。老漢見了之後,花了六百買下來。
從這外觀來看,應該是一件寶貝的,所以他才不惜重本,將其買下來,珍藏在自己店裡頭,一直充當鎮店之寶的重責。
得!這麼說話,也太實誠了吧?
大家紛紛表示,這種人不太適合做生意吧!誰會把底子都露給別人看的?
木雕大家見過不少,這畢竟也是熱門收藏品種之一。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在我們國家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它可以分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這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在我們國家的工種分類中為“精細木工“。
胡楊以前就和大家說過,木雕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採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藝術品則為“樹根雕刻“。木雕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
通常來說,木雕起源於石器時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
但實際上,木雕藝術同其他雕塑藝術一樣,是伴隨著人類的產生而生;只是一開始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直到人們有了審美,木雕才真正成為一門藝術。
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緻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現,標誌著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唐代是中國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許多儲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傑作,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的工藝特點,成為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
明清時代的木雕品題材,多見為生活風俗、神話故事,諸如吉慶有餘、五穀豐登、龍鳳呈祥、平安如意、松鶴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當時社會歡迎。
中國人有著根深蒂固的木頭有情結,木材的質地、紋路、色彩,合乎了中國人的審美需求。木質的溫潤性,應和了文雅從容,含而不露;木材的獨特紋理,應和了沉斂大氣,華而不奢,故我們對於玩木頭有著樂此不疲地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