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沒有再逗留的心思,請幾個人幫忙,將那尊被誤認為炸彈的青銅器搬走。
可沒過多久,方會長就打電話來,詢問那件青銅器的事。
事實上,自從胡楊直播以來,就沒什麼秘密可言,每次撿到寶貝,很快就被人知道,然後就是各種電話騷擾。
胡楊剛才也有心理準確,畢竟那麼多銘文的青銅器,對考古、對歷史研究等都非常重要,說是國寶級的一級文物也不為過。
那麼,肯定是備受關注的,不可能無人問津。
“你這樣撿漏,基本上藏不住什麼訊息。這件青銅器,我看了一下,想要留在手上,恐怕難度有點大。”方會長跟胡楊說道。
有銘文的青銅器,尤其是大件的,基本上都會被列為國家級文物。私人收藏不是沒有,但真的不多。
哪怕你有後臺,都還是會有點麻煩。畢竟惦記這種文物的,不僅僅是文物界、博物館,還有考古界、歷史界等。
“像九龍玉杯一樣,有博物館合作,都不行嗎?”胡楊問道。
方會長想了想:“也不是不行,就算你最後得到了收藏的權力,但還是會有考古學家經常拜訪你,你不怕麻煩就行。”
對考古的專家、教授、學者等來說,他們在乎的不是文物本身,而是上面記載的資訊。
“那就行,無所謂!會長,還是交給您處理吧!您也知道,我最煩就是和那些人打交道。”胡楊說道。
不得不說,方會長幫他擋了不少雷,胡楊很感激。
方會長沒有拒絕,點頭道:“行,我馬上派人過去,將那件寶貝押送回來,暫時放在博物館裡面。剛出土,還需要進行修繕維護。”
從青銅器上的文字來看,那是商朝的物件。
我國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具,不單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時也是宗廟中的禮器。青銅器的數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銅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顯示出權力的等級。
青銅禮器被統治階級用來祭天祀祖,宴饗賓客,歌功頌德,死後埋葬於地下。顯然它是為奴隸制統治服務的。對於一個奴隸制國家來說,青銅禮器尤其像鼎之類的重器是社稷的象徵,它的存亡就是國家的存亡。
胡楊這次得到的這一件,上面有饕餮紋。紋樣以鼻為中心左右對稱,有雙耳、雙眼、雙角。器頭又常由兩個側面的龍形紋樣構成,結構頗為巧妙。這種紋飾主要流行於商代和西周早期。
談妥了這些,胡楊放下心來,有方會長幫忙頂住火力,他就輕鬆了。
“這應該算是最早的青銅器了吧?”阿豪問道。
在他看來,商朝前面雖然還有一個夏朝,但那時候基本上以甲骨文為主,就算找到了文字,恐怕也是刻在甲骨上。那麼,青銅自然是沒什麼發展的。
胡楊聽了,笑道:“肯定不是啦!商朝屬於三千多年前,那時候,青銅器在夏商周三個朝代非常流行,也就被稱為青銅器時代,中國處於奴隸社會。
但其實,在夏朝以前,我們中國還有歷史,只是沒有統一的王朝,還處於部落的時代。三二